3月7日,位于溧阳路1367号的鲁迅存书室数字会客厅启用,为虹口擦亮“文化三地”品牌再添浓墨重彩一笔。鲁迅在虹口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十年,除了鲁迅存书室,虹口还有多处与他关联密切的重要地标。趁着周末好天气,一起从鲁迅存书室出发, “拓”寻鲁迅足迹吧。 鲁迅存书室位于溧阳路1359号2楼东前间,面积20.5平方米。1933年,鲁迅将6000余册图书储藏于此,存书时间为1933年3月27日至1936年10月。鲁迅存书室旧址于1977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公布为上海市纪念地点,2021年入选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2024年3月,鲁迅存书室数字会客厅在修缮一新的鲁迅存书室旧址“贴隔壁”启用,通过数字化技术打造了一个集合休闲、阅读、游学等多功能的文化交流空间,成为虹口“文化三地”鲜明亮色的“学习处”和“打卡点”。 地址:溧阳路1359号 木刻讲习所旧址位于长春路319号,所在的排楼被称为“沙逊群楼”,是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1931年8月17日至22日,鲁迅先生在此举办了为期6天的木刻讲习会。它像一粒火种,燃起了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熊熊烈火。如今,讲习所二楼被打造成以“艺术、文化、休闲、服务”为主题的“艺苑朝华”社区会客厅。 地址:长春路319号 景云里是鲁迅到上海后第一个居住地,在此期间,鲁迅结识了冯雪峰、柔石、殷夫等共产党员和文学青年,还结识了内山完造、史沫特莱等外国友人,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地址:横浜路35弄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原中华艺术大学旧址)位于多伦路201弄2号。“左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鲁迅为旗手的革命文学团体,成立于1930年3月2日。2024年3月2日,在左联成立94周年之际,《夜光杯》美文征集活动暨首届“左联月”系列活动在此启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讲好左联故事,弘扬和传承左联精神。 地址:多伦路251号 拉摩斯公寓是鲁迅在上海的第二个居住地。1930年5月至1933年4月,鲁迅曾在四川北路2093号4室居住,掩护过瞿秋白夫妇,并在此会见陈赓。冯雪峰一家也搬入拉摩斯公寓,与鲁迅一起编辑出版《前哨》,纪念左联五烈士。2005年10月31日,拉摩斯公寓被市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地址:四川北路2079-2099号 地址:四川北路2056号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此逝世,后来许广平搬出,故居主人几经变化,1950年1月恢复开放。故居一楼是客厅和餐室,二楼的前间是鲁迅的卧室兼书斋。三楼前间是海婴的卧室,后间是客房,在这里鲁迅掩护过瞿秋白、冯雪峰等共产党人。 地址:山阴路132弄9号 虹口区被誉为“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虹口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多年来持续深化“文化三地”品牌建设,推动历史文脉在城市更新中赓续,文化发展在时代精神中凝聚,已逐步形成了“文化三地”建设的“四梁八柱”。2023年底,虹口区印发“文化三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包括推进历史文脉保护工程、推进红色文化传承工程、推进海派文化创新工程、推进名人文化集聚工程等任务,将用好虹口红色旧址遗址,加强红色资源传承弘扬与保护利用,着力提升中共四大、左联、鲁迅、李白等红色场址,以及革命先辈光荣精神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守住虹口文化的根脉和灵魂,争创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