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时静止的上海,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从清晨到日暮脚步不停。为保障居民的生活,社区工作者承担了方方面面的任务,面对着大量需要快速推进的社区服务保障工作,他们逆行而上、向“疫”而行,和社区志愿者们共同筑就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病毒固然凶险,但人与人之间温情常在,疫情下,社区工作者和居民间的脉脉温情,如同一点点的微光,照亮了上海的抗疫之路。
两封感谢信道出浓浓抗疫情
近日,江湾镇街道车站南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杨瑾手机微信上接连收到两封来自辖区居民的感谢信。一封是住在3号楼104的叶子发来的。叶子在感谢信中说到:“我们是来沪打工的护理员,在隔离的这段时间,我们感受到了书记及楼组长带来的温暖,你们像家人、像朋友、像长辈无微不至照顾我们,给我们送面、送卫生纸、消毒水。”
疫情防控以来,车南居委会组成了一支党员志愿小分队。他们分散在各个楼栋里,居委会就是他们的指挥部。信息发布、核酸检测、发放物资……他们穿梭在居民区中,尽各自所能服务有需要的群众。对于楼栋里的孤寡老人、困难群众、来沪打工等居民,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第一时间报给楼栋里的志愿者,志愿者及时汇报给居委会,并和居委会社区工作者一起,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解决辖区居民各种生活问题。
车南居民区是个老旧小区。辖区里的独居孤寡老人居多。在车站南路居民区党总支的指导下,志愿者小分队给予这些老人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大妈,家里蔬菜还够嘛?今天给你送点蔬菜”,“爷爷,这个是您要的药物,给你带过来。”小分队的志愿们经常会通过线上电话互动关爱+线下入户走访帮扶方式,时时掌握独居老人的生活状况和身体状况,了解老人们的诉求,从上门送防疫物资,到协助购买食品、药品、生活用品,在特殊时期帮助老人们解决生活上的难题。让独居老人真切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除了关心独居老人外,为辖区居民配药也成为这个志愿者小分队的主要任务。由于每个居民的配药需求不同,有些需要自费、有些需要医保卡支付、有些需要多次购买、……志愿者往返于各个医疗机构。大包小包的背回药后,还要挨家挨户送。社区内很多都是多年的老居民楼,没有电梯,许多居民又行动不便,志愿者只能一层层的爬楼送。面对居民的一声声感谢时,志愿者只是说了一句“没事的“。
杨瑾书记收到的另一封感谢信是辖区居民三峡集团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王江写的。他也是小区的志愿者。他在感谢信中写到:“在车站南路居委会的细致安排下,我有幸参与了抗疫志愿活动,我很珍惜,转运抗疫物资,挨户上门分发抗原试剂盒、爱心蔬菜、带出楼栋垃圾、维持核酸检测秩序.......看到了有序冷静的居民,不知疲倦的工作者,让这座暂时安静的城市变的那么暖心。”
疫情防控以来,杨书记带领社区工作者身先士卒,第一时间投入工作。通宵达旦是她们的工作常态。召开防疫工作调度会议、核酸筛查准备工作、全员抗原自测指导、社区卫生消杀、搬运物资……每天,杨书记和团队都有做不完的事儿。大家相互配合、有序落实社区防疫工作。社区工作者们的辛勤付出,感动了小区居民。辖区内的许多居民加入到了志愿者队伍中来。在杨书记的带领下,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团结一心、奋战在防疫一线,他们忙碌的身影,汇聚成为车站南路居民区疫情防控最美的战“疫”风景线。
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党旗所指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汇聚所有力量,化为一道道光芒,共同守护家园,呵护温暖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