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上海本土疫情再次爆发,全市疫情防控面临常态化以来最严峻的挑战。为打赢抗疫这场大仗硬仗,欧阳路街道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立足本职工作,结合社区实际,力所能及地支援和参与一线抗疫,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近期将陆续刊发一组一线抗疫人员的深情自述,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他(她)们的心里话。
我叫王义明,是欧阳路街道虹仪居民区的一名普通居民。
为了阻断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在上海传播,浦西从4月1日起进入“足不出户”的封控范围。
一开始呆在家里,大概是新鲜感的缘故,一天一天过得蛮顺心。转眼一个星期过去了,心想再过一个星期可以解封了。可是第二个星期也过去了,我们的楼栋却依然处于封控状态,心情就开始烦躁起来:已经二十几天了,怎么还不解封?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是居民日常生活必需的生活物资。以前总以为银行有存款、家里有现金,天塌下来都不怕,现在才知道原来厨房有米、冰箱有菜才是硬道理。
因为“足不出户”的规定,楼组长成为楼栋居民与外界联系的关键人物。核酸检测、抗原自检、保供物资分发、配药和团购等等,都离不开楼组长及时传递信息,并且不停地提醒、关注才能顺利完成。
就拿分发保供物资来说,“足不出户”期间居委前后分发了多达10余次。每一次保供物资到达,楼组长郝素芳都认真负责做好分发工作,发放到每家每户,有时保供物资到达时间很晚,她就叫上几个年轻邻居一起帮忙把物资连夜送到每家每户门口。
一个月的封控的确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了给楼栋居民改善生活,郝素芳积极同小区的楼组长和朋友们联系,把购买牛奶、面包、糕点、油盐酱醋、猪肉等的信息及时发布在微信群里,以供大家选购。她说:“要选择信得过的食品,让大家买得称心、吃得放心。”
居民们每每目睹60多岁的楼组长郝阿姨为大家的事上下奔忙,心中的感激之情就油然而生,微信群里经常能看到“谢谢侬,郝阿姨”之类的真诚感谢。
楼栋里的年轻居民小杨、小潘、小黄、小朱等更是受到感召,主动参与到楼栋志愿者的行列中。他们每天主动协助郝阿姨制表统计楼栋居民抗原自检和购买各类物资的情况,积极搬送各类物品到居民家门口,楼栋中居民互帮互助、守望相助蔚然成风。
一个月来,我们楼栋的核酸检测均呈阴性,我想,这与楼组长郝素芳的辛勤付出也是分不开的,是她的默默奉献为大家带来便利,确保我们能安心居家抵抗病毒的传播,我们为她点赞!
当下,上海人民正众志成城为抗疫而奋战,我们的楼组长郝素芳也为楼栋居民的平安和生活便利、为最后战胜疫情辛勤地付出着,居民们都说一定积极配合楼组长共同做好抗疫工作,争取早日解封。
最后,我们要向楼组长真诚地道一声,“郝阿姨,您辛苦了,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