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时静止的上海,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从清晨到日暮脚步不停。为保障居民的生活,社区工作者承担了方方面面的任务,面对着大量需要快速推进的社区服务保障工作,他们逆行而上、向“疫”而行,和社区志愿者们共同筑就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病毒固然凶险,但人与人之间温情常在,疫情下,社区工作者和居民间的脉脉温情,如同一点点的微光,照亮了上海的抗疫之路。
疫隔人 情暖心 来自逸仙小区的浓浓“邻里情”——逸仙居民区党总支
从前对门不相识的邻居,最近变成了微信群里亲切的X-203,XX-604,这场疫情,让上海久违的“里弄街坊情”再次焕发出活力与生机。
江湾镇街道的逸仙小区,有这样一群热心居民。在逸仙居民区党总支的指导下,他们组成了逸仙防疫志愿者团队。组织生活必需品的团购、号召志愿者解决最后500米的物资运送、关心社区里的独居老人,体现了逸仙小区浓浓的“邻里情”。
阿诺是这个团队的主心骨。这个热心的山东小姑娘从疫情开始就坚持在居民区参加志愿工作,当发现小区里陆陆续续出现了许多团购时,她意识到无序的团购会增加疫情风险。考虑到防疫安全和居民刚需,她和另一位志愿者团购队长迅速联系到小区里活跃的“团长”们,组建起小区民间志愿服务队,制定出团购的章程。人员集齐后,又召集团长和志愿者们连线讨论,形成了小区最后500米配送的具体流程:即货品到达小区后,由团长带领户外志愿者对货品进行一次消杀,再由户外志愿者转运给各楼道的室内志愿者进行二次消杀,最后由楼道志愿者分发到户。切实实现了“足不出户”,满足居民生活必需品的补给。
志愿者队伍中有一位外卖骑手小何,他是整个配送队里的中坚力量。疫情期间,在家的他了解到团购配送难的消息后,几乎承担起全小区的户外配送压力。有时碰上几个团购一起到货,他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一次大雨,有的居民看到他顶着风雨配送太过辛苦,提出要额外支付酬劳,小何却拒绝了,留下一句“不用了,都是邻居啊”,朴实的身影又冲进大雨里。
封控以后,如何保障小区独居老人的生活成为了居民区遇到的突出问题。在逸仙居民区党总支的指导下,志愿者们迅速整理出一份名单,联系楼道里的热心青年担任志愿者,邻里互助,帮助独居老人解决购物需要。住在逸仙小区10号楼志愿者小陈就承担着这样的任务,她说:“照顾这些老人是我们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楼里很多老人看着她长大,现在觉得自己必须要站出来做些什么。”目前楼里老人有啥需求都会先报给小陈,小陈会通过居委会、团购等多种形式解决老人的需求。并负责将物资送到老人家门口。大家都亲切的称她是10号楼的“勤务兵”。
封控以来,逸仙防疫志愿者团队的努力得到了居民的称赞。大家真切感受到彼此心连的更紧了。大伙甚至相约疫情后要在小区中心花园聚一聚,看一看熟悉头像背后是哪些可爱的邻居们在为人民服务。
疫情阻隔了大家面对面相见,却也赠与邻里们一场特别的相识,相信心手相牵的我们,定能克服万难,战胜疫情,早日从线上走到线下,彼此道一声:原来是你!
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党旗所指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汇聚所有力量,化为一道道光芒,共同守护家园,呵护温暖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