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白头发和胡子
嘴角常常挂着微笑
一脸慈祥还养了七个葫芦娃
这样形容你是不是
很容易想起一个动画片人物
没错,就是葫芦娃爷爷
日前
“葫芦爷爷”来到了四川北路街道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还现场教授社区居民葫芦雕刻
和小虹一起去看看~
这位“葫芦爷爷”名为黄阿金,因其外形酷似葫芦娃爷爷和对葫芦雕刻的深厚造诣,大家亲切称他为“葫芦爷爷”。
黄阿金的父亲与爷爷以前是从事木工雕刻的,他从小耳濡目染加之年少开始画画,有着比较好的雕刻与绘画基础。退休后,黄阿金对葫芦雕刻艺术产生浓厚兴趣,经过十多年的刻苦钻研和努力,现在已经是海派葫芦雕刻乃至全国葫芦雕刻领域的大师。他不仅多次在葫芦雕刻比赛上获奖,还在2019年成为了虹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派葫芦艺术雕刻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中国葫芦协会理事。
黄阿金介绍葫芦雕刻的历史
“葫芦爷爷”自己除了雕刻葫芦作品,平时也会去学校和社区,讲解葫芦的文化、起源,让大家对葫芦雕刻感兴趣,传承海派葫芦文化。此次来到川北社区文化中心,希望通过亲手传授技艺,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了解和喜爱葫芦雕刻,共同守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动当天,社区居民们早早地来到现场,期待着与“葫芦爷爷”零距离接触。黄阿金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葫芦雕刻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点,让居民们对这项传统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讲述道,葫芦是“福禄”的谐音,所以一直以来葫芦被视为美好愿望的载体,葫芦雕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历史悠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黄阿金指导居民雕刻
随后,黄阿金现场展示了葫芦雕刻的技艺。他手持刻刀,在葫芦上轻轻刻画,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图案便跃然“葫”上。在黄阿金的指导下,居民们纷纷拿起刻刀,开始了自己的葫芦雕刻之旅。虽然初次尝试有些生疏和笨拙,但大家都沉浸在创作的乐趣中。黄阿金也耐心地解答着居民们的各种疑问,并不时给予鼓励和肯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件件葫芦雕刻作品逐渐成形。有的居民选择了寓意吉祥的图案,有的则刻下了自己的名字或祝福语。
居民葫芦雕刻作品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展示区,展示了黄阿金的部分作品,这些作品或古朴典雅、或生动可爱、或寓意深远,展现了葫芦雕刻艺术的魅力。
黄阿金葫芦雕刻作品
黄阿金表示,虽然大家的技艺水平参差不齐,但每个人都用心去感受和创作,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他鼓励大家继续学习和探索葫芦雕刻艺术,将这份传统技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