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恒业路367弄的安业公寓是一个商品房小区,建于2009年,共有5栋楼126户居民。小区业委会处于长期缺位状态,无法动用维修基金。几年下来,小区内绿化环境没有得到良好维护,整体风貌显得较为陈旧。为改善小区环境,激发居民自治活力,广中路街道恒业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联合第三方社区治理服务机构,打造了“童乐益家”小小规划师项目,从“一米视角”为美化小区出谋划策。 一场义卖点燃自治热情
小区如何发掘有意愿参与治理的“能人达人”?经过与专业社区治理服务机构的一番商议,居民区党总支和居委会决定,从“小手牵大手”入手,以亲子为纽带,让居民们从“小家”里走出来,走进社区的大家庭。
10月中旬,一场热闹的义卖活动为“小小规划师”项目拉开序幕。十多位小朋友拿出了自家闲置的“宝贝”,在小区内部花坛处现场售卖,没当上“摊主”的则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钱,看到喜欢的物品立马“下手”。热闹的氛围吸引了不少居民下楼“围观”,还有积极的居民帮忙叫卖吆喝,氛围十足。当天筹措的所有资金都用于小区后续的自治活动中。
恒业居委会主任沈奕辰表示,通过义卖筹措资金并不是最大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向居民们传达信号:小区的建设不仅是居委、物业的事,也要依靠每位居民的积极参与。
从“一米视角”出谋划策
借着义卖活动的顺利开展,安业公寓“童乐益家”小小规划师进行了同步招募。在议事会上,孩子们从“一米视角”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在我们经常玩的地方,有一些废弃的沙袋、僵尸车,应该要清理一下。
垃圾厢房前面这块绿化,我们天天都要经过,可是这里长期被人踩踏,小草都秃了。
不少废旧车辆长期杂乱堆放,既占了空间,也不安全。
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小区里的顽疾,但经孩子们的口中说出,让一旁的家长和社区工作者们更受触动。这些提案也都成了后续自治活动的出发点。
为解决小区草地长期遭踩踏的问题,11月18日,小小规划师们迎来了第一次自治活动——“童乐益家”花园一角改造行动。大家用10月义卖的资金购置了美化绿地的花卉,在家长和园艺师的协助下,亲手种下一株株小花苗,并用花架、花盆、标识牌进行装饰,使这块空地由光秃秃的泥地变成了五彩缤纷的“童乐花园”。
付出过汗水,才会更加珍惜。孩子们在自己认领的植物旁做上了标记,定期浇水、施肥,细心呵护。孩子们心中有了“小主人翁”的意识,花田的后续维护也有了保障。“过去,小朋友们似乎是被‘剥离’在社区之外的。而现在,他们了解到,原来小区里有这么多是他们可以参与的。有的小朋友上完兴趣班直接背着书包赶来参加活动,有的还参与到每周四的创文日劳动中,也带动了自己的父母和祖辈加入进来。”居委社工、安业公寓块长贺锦程深有感触。
从“儿童自治”扩展参与度、积极性
长期以来,安业公寓有不少废弃车辆,不仅影响环境,也有安全隐患。为唤起居民对这一问题的重视,11月底,“僵尸车回收置换”活动在小规划师们的策划下顺利开展。小朋友们拿着展架在小区里一边巡游,一边叫喊宣传。
居委会则早早地摆好了摊位,放上由义卖资金和自治项目经费购置的一袋袋大米。在孩子们的宣传“攻势”下,不少居民推着闲置已久的自行车来到摊位前。一位居民表示:“平常不容易找到便捷的自行车回收渠道,又不舍得扔掉,这次活动既帮我们处理了废旧物品,兑换了生活必需品,又使小区环境变得美观整洁,挺好的。”
孩子带动了家庭,也带“热”了社区的氛围。年轻人、租客纷纷走出“小家”,站台的站台,帮忙的帮忙。在一次次活动中,有意愿参与社区治理的居民也显现了出来,“通过这些活动,逐步激发居民的自治热情,让懂治理、有责任心的业主能站出来,为小区业委会的建立打下基础。”恒业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杨潇表示。
接下来,恒业居委会将继续依靠“童乐益家”小小规划师的力量,凝聚更多居民参与,持续推动社区环境进一步美化,使社区更美丽、更宜居、更文明、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