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此时,是自然界阴气最盛之时,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阴气转盛而潜藏于内。
因此,“养藏”乃冬日起居的主旋律,大雪养生也应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以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
大雪时节宜“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人们最佳的作息时间应是晚上十点至第二天早上六点,冬季早睡晚起也只是在此基础上微调而已。大雪节气天气寒冷,由于关节附近多是肌腱、韧带等血管分布较少的组织,而且四肢较常暴露在外,更易散失温度,使关节僵硬,血液循环差,因而疼痛不止。冬天阳气潜伏,阴气盛极,饮食总原则是:减咸增苦,饮食宜温,重在补肾。冬天寒气内应肾,根据五味归五脏的理论,咸味入肾,冬季如果吃得过咸会使肾气更旺,这可能会使心、脾力量减弱,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在冬天里,要少吃咸味食品,多吃些苦味食物以益心气,如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茶等。此外,大雪节气昼夜温差比较大,早晚时间人们会因寒冷而感到不适,吃喝温热的食物和饮料,早晚喝一碗热粥,更有助于养护阳气。冬季宜多食黑色补肾的食材,如黑豆、黑芝麻、黑米、黑木耳等,不宜吃过咸的食物以防止耗伤肾精。同时补肾应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来调整,做到平补阴阳。阳虚怕冷者可多食用牛肉、羊肉、大枣、山药、龙眼肉、南瓜、韭菜、芹菜、栗子等,忌食生冷的食物。阴虚者出现口干、咽干、皮肤干燥等情况可多食用甘凉润燥之品,如鸭肉、牛奶、豆浆、鸡蛋、鱼肉、芝麻、蜂蜜、百合等,忌食温阳燥热的食物。大雪节气早晚温差悬殊,老年人要谨慎起居,可适当运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外出晨练不宜过早,最好选择早上太阳出来之后的8点至9点,或者下午4点到5点之间进行。遇到空气混浊、浓雾遮天的天气,最好不要到户外锻炼。大雪节气,虽然天气寒冷,但也需定时通风换气,这样可以降低居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还可以降低菌落总数,是最有效和最经济的空气“消毒”方法!最好在每天的早、中、晚开窗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此外,还应注意保持房间湿度,可每日向地上洒些水,或用湿拖把拖地板以增加湿度,也可在散热设施附近放一盆水,让水慢慢蒸发,以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大雪节气,要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平和,起居和运动要有规律。许多疾病由情志引起,如情绪不稳和起居无规律易引发青光眼。此病多在冬季寒冷月份发作,其症状有眼痛、眼胀、视力减退,并伴有头痛、恶心等症状。故平时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兴奋;注意起居要有规律,不在黑暗处久留,防止瞳孔扩大引起眼压增高;晴朗天气适度参加户外活动,增加眼底血管氧气的供应减少血液中二氧化碳的聚积避免眼压升高;气候寒冷的恶劣天气,要尽量减少外出以控制对眼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