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移动北区分公司联合公安虹口分局来到凉城社区学校开展反诈宣传。活动通过热点剖析、图文宣传、专家演示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居民反诈防诈意识和能力。
民警通过近期的热门大片《孤注一掷》以及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的相关数据,让社区居民辨别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通过蟹券、刷单返利等实际案例剖析高发电诈手法,加强群众日常防范能力。
这堂课太有用了!
小虹把学习笔记分享给大家
看看课上有哪些干货吧~
骗子的套路
冒充平台客服:诈骗分子冒充金融平台客服,利用苹果手机FaceTime拨打诈骗电话,声称受害人金融账户有问题,如不及时处理将影响其征信,制造心理恐慌。
共享屏幕、窃取信息: 利用克隆网站骗取受害人信任,并引导加入在线视频会议开启实时屏幕共享,窃取受害人手机屏幕信息。
引导转账、开展诈骗: 诱骗受害人将钱款转至指定账户,承诺资金审核后会将钱款返还,待转账完毕,就将受害人拉黑。
民警提醒
遇到此类情况时,应第一时间向对应平台官方客服核实情况,或联系公安机关帮助识别。苹果手机用户,若不经常使用系统自带的视频通讯功能,可将此功能关闭。
骗子的套路
广泛撒网:不法分子通过窃取受害人信息,广泛邮寄低价商品,利用受害人好奇心,然后获取受害人信任。
虚假信息:扫码进群后,群内发布“免费领取”等相关字眼信息,引诱受害人掉入陷阱,当受害人上当后,就推送相关链接,诱导下载APP等。
小额返利:从几十元小单开始,起初会有小额返利,直到上千元、万元,转账金额不断增加,受害人想要更多返利。
无法提现:不法分子以各种理由诱导、催促受害人转账。达到一定金额时,携钱款逃之夭夭。
民警提醒
不要轻信中奖快递!收到附带“奖券”“卡”等形式的陌生快递包裹后,不要扫包裹携带的陌生二维码,不要点击陌生链接,更不要下载涉诈的APP,谨防手机“中毒”。此外,在这里还要提醒大家,“刷单”是诈骗引流,更是一种违法行为。如遇到要求转账,引导“刷单”的情况,都是诈骗骗局。
怎么样?你学会了吗?
赶快把这条转到亲友群
让更多人掌握这些
识破骗局小技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