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区司法局与区检察院通过“检调对接”机制共同推动北外滩地区某商场物业公司与犯罪嫌疑人韩某成功达成刑事和解,帮助物业公司迅速追回损失,切实彰显“立检为公、司法为民”的法治温度,为北外滩地区营商环境建设保驾护航。
2021年韩某(化名)在偶然中发现北外滩某商场的停车收费系统存在系统漏洞,于是便利用该漏洞,私自套取、创建商场停车券,自己使用的同时将停车券在闲鱼、微信等线上平台进行公开售卖,非法获利人民币18万余元。韩某在归案后认罪态度良好,并表示愿意退还赃款,但是双方在退赔金额上争执不下,于是检察院第一时间和司法局取得联系,希望通过“检调对接”机制,让人民调解员介入来推动双方达成刑事和解。
区司法局得知情况后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联络北外滩司法所并派出专门工作人员进行对接跟进,在综合研判案情后从“检调对接调解员专家库”中选择经验丰富的调解员与街道法律顾问、承办检察官组成工作专班,三方共同厘清案情、了解背景、分析焦点、掌握诉求,初步制定调解方案。
在第一次调解会上,调解员耐心听取双方意见并逐渐厘清案件脉络。
韩某:我通过售卖停车券获利18万元左右,这笔钱款我是愿意退还的,但是目前我家里妻子无业,还有孩子需要抚养,希望能够取得物业公司的谅解。
物业公司:虽然韩某获利了18万元左右,但是他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不止这么点,根据我们It技术部门估算,目前我们的损失远大于18万,而且此案影响恶劣,可能会让他人效仿导致公司进一步损失,我们要求他按照估算的损失来赔偿!
双方僵持不下,调解员综合分析双方主要争议点后决定先采取背对背调解模式。
工作专班先后找到物业公司和韩某,进一步了解双方具体诉求,并根据双方情况重新制定调解策略。
对于物业公司的强硬态度,专班从“情理法”多个维度与物业公司代表进行深入交流、持续攻坚,表明韩某确实造成了公司的损失,但也要考虑到其认错态度诚恳、赔付能力有限,希望物业公司能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重新与总公司商定一下赔偿金额。
对于韩某的犹豫不决和实际困难,专班从法律角度分析肯定了韩某积极的认罪认罚态度,但希望韩某能够考虑到公司的实际损失情况,早日达成刑事和解。韩某也表示,由于自己违法犯罪导致母亲忧心重病住院,使他感到揪心痛心,也愿意就公司实际损失进行赔偿,款项已经凑齐。
随后在调解专班多次协调沟通下最终韩某按照物业公司估算的损失进行赔偿,当事人双方达成刑事和解,韩某再次向物业公司表示悔过认罪,物业公司对韩某表示谅解。另外,根据本案处理经验,另外两起类案也通过“检调对接”机制迅速达成刑事和解,在为公司追回损失的同时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今年,区司法局与区检察院积极探索“检调对接”工作,通过在轻微刑事案件处理过程中引入“检调对接”机制切实让矛盾纠纷消融、化解,共同签发《“检调对接”工作实施办法》,持续高位引领,不断优化衔接,通过“刑事和解”+“人民调解”体现执法为民、以人为本的“恢复性司法理念”,目前已有27名经验丰富的人民调解员进入“调解专家库”,参与化解了8起案件。
下一步,区司法局将坚持紧扣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牢牢把握“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工作主线,依托“检调对接”“三所联动”机制,将打击犯罪与修复社会关系、参与诉源治理深度融合,努力形成“源头防范、协同治理、多元化解”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不断推进轻罪治理现代化和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全区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