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是投资生财的好项目,没想到却是骗子一人分饰三角、自导自演的“一出好戏”。在这场坑钱骗局中,张大叔先后“投资”的70余万元都打了水漂。近日,区人民检察院以诈骗罪对彭某某提起公诉。
时间回到2019年,张大叔在一场饭局上认识了自称从事建筑行业彭某某。2020年上半年,彭某某告诉张大叔,自己有人脉关系可以拿到工程项目,想和张大叔合伙承包、利润对半分。张大叔回忆道:“他说认识街道办的人,给了他给径山寺院子铺设地砖的项目,预计有60万元利润。”退休后的张大叔对做生意很向往,一听利润可观,就决定合作承包项目,当即出资5万元给彭某某。彭某某仗义地表示,只要张大叔作为投资人出钱就可以,出工监工都由他来亲力亲为。
此后,彭某某陆续以关系打点、项目开工、采购工具、招募工人等缘由向张大叔要款。到2022年年初,张大叔共转给彭某某70余万元。在他眼里,彭某某不间断向自己汇报工期、街道办的人也主动打电话介绍项目、施工队的负责人也定期向自己汇报进度……俨然一副项目进行顺利并即将竣工的样子。但直到2022年年底,张大叔始终都没拿到工程款。而且,彭某某开始以各种理由推脱,街道办的人说自己被纪委调查了无法结款,施工队的人让他不要再联系自己。张大叔实在绷不住了告诉家人,他儿子专程跑去现场看才发现,工程项目子虚乌有。
发觉被骗的张大叔报警后,彭某某很快到案。警方从他身上搜到三张电话卡,经确认分别是彭某某、街道办的人和施工队的人联系张大叔的号码。面对铁证,彭某某交代了自己一人分饰三角设骗局的事实。
彭某某交代,自己虚构了径山寺的项目,造了假的项目合同,又常去弄些假工地照片和视频发给张大叔,让他以为项目的确存在且在正常运转。而为了稳住张大叔,彭某某还用变声器打电话假装街道办的人和施工队的负责人。“我用不同的身份跟老张通话,告诉他项目后期等工程款到位资金就可回笼。”彭某某说,“但实际都是我编的谎话。”“他们三个人口音稍有不同,但口头禅都是一样的。”在发现被骗后,张大叔才回忆起来。至案发,张大叔先后转的70余万元都已被彭某某挥霍殆尽。
虹口区检察院审理本案后认为,彭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钱款,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本案经虹口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彭某某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2万元。
检察官提醒,投资项目需谨慎,不仅需要靠谱的合伙人,还需要到现场亲自考察,不要轻信他人的“画饼”,当心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