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走街串巷,为忙碌的人送上热腾腾的餐食; 他们,四处奔波,为相隔两地的人送去一份快件; 她们,全心全意,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家政服务。
他们是谁?
他们是外卖员、快递小哥、家政阿姨
……
他们身处不同行业
但他们有个特殊的身份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快递物流、外卖送餐等新业态经济发展迅猛,以快递员、外卖骑手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数量激增,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作为老城区的四川北路街道,一直以来是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和生活的聚集地,据统计,目前有15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辖区活动,数量规模较大。
五一前夕,位于东宝兴路的顺丰快递站点又多了一个新身份——“虹新驿站”。这标志着,工作、生活在四川北社区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又多了一个“家”。
“我们快递小哥每天很早就开始工作了,一般第一批单子上午七八点送到居民家里,送完这一批,就会进来喝口水,规划下一批单子的路线,这里设施很齐全,服务很到位。“在上海从事快递行业多年的快递小哥朱月壮说。
街道社区党建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接下来,还将在人员配备、硬件设施上不断完善“虹新驿站”功能,尽力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打造“第二个家”,让他们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之前在没有组织保障的情况下,我们有点像无头苍蝇,党建工作怎么做?谁来带我们做?一开始我们都不清楚。”在区家政服务行业工会联合会办公室里,工会联合会主席颜丹丹向记者拉开话匣子。
去年底,为帮助区内家政企业搭建一个资源互通的平台,区总工会、四川北路街道总工会以此需求为切入点,在区妇联的帮助下,区家政服务行业工会联合会成立,并落户四川北路街道。在不断吸纳新成员之下,目前,联合会里有6家家政企业,499名成员。
平台有了,成员的需求也应该得到重视。在今年年初的一次走访中,颜丹丹发现,企业里有6名员工是党员,但企业因规模、党员数量等种种原因暂未成立党支部,这些党员的组织生活得不到保障。怎么办?颜丹丹将此情况向街道负责工会指导工作的张建忠反映。在了解情况后,张建忠立即对接联合会,一方面向党员们不断输送“红色源泉”,另一方面积极配合联合会筹备组建党支部事宜。
“新就业群体工作生活的集聚地在哪里,我们的党群服务阵地就建在哪里。”张建忠表示,接下来还将不断推广组织覆盖,把服务保障、政策宣导等各项暖心举措送进企业工会,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得到切切实实的帮助。
“你们为我们做了那么多,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我们还能为社会做些什么?”在走访过程中,街道总工会的工作人员时常收到来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发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走街串巷,熟悉社区地形,且普遍年轻,富有余力。”于是,街道决定将他们想投身社区服务的热情转化为社区治理的力量。
今年3月,在虹口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推进会上,四川北路街道的三支志愿者团队积极响应号召,分别组成了“川行益线”(城市骑手志愿服务队)、“川北美匠”(美丽匠人志愿服务队)、“川馨家政”(家政服务志愿服务队)。街道还专门为快递小哥制作了“骑士卡”,鼓励他们到社区党群服务阵地报道备案,同时用好走街串巷的优势,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此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还积极发挥新就业群体中党员示范引领作用。辖区党建共建单位上海紫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预备党员司献凤被评选为首届虹口青年工匠,同公司的入党积极分子唐雪如作为市团代表参加了上海市第十六次团代会……她们以榜样的力量来带动更多年轻人以己之力,服务社会。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街道还将继续优化各项服务保障,努力为辖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构筑一个“温馨的家”。
劳动最光荣
感谢每一位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