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邀请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青年摄影家秦战作北外滩重大工程摄影纪录讲座。秦战围绕定点记录、长期跟踪、手法创新三方面分享拍摄心得,并展示数张北外滩全景照。

秦战摄影作品
为了实时纪录北外滩大开发成果,连续反映虹口滨江区域的天际线变化情况,自2019年起,区方志办、区档案馆启动“北外滩天际线影像纪录工程”,至今已形成海量的影像资料,让本区北外滩开发建设的过程通过影像形式“立”起来,展现其巨变过程。
虹口地情资料
据悉,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反映2022年虹口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区方志办已组织百名撰稿员开展多场年鉴编纂培训活动,提升《虹口年鉴(2023)》条目撰写质量。区委讲师团宣讲员、区档案局副局长、区委党史办公室主任王佩军作《高举旗帜,团结奋斗,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体会与思考》主题讲座,助力撰稿员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政治意识。
当年上海人喝咖啡最卷的地方在哪条马路上?怎样去看咖啡馆对上海历史产生的影响?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特约研究员陈祖恩为撰稿员们讲述了上海开埠后,咖啡被引入上海,并逐步形成具有海派特色咖啡文化的历史过程。
上海历史研究专家薛理勇围绕雷士德工学院旧址展开话题,为大家回顾了雷士德本人在上海的传奇经历,以及他为上海、为虹口留下的诸多建筑和文化教育遗产,同时详细介绍雷士德工学院的建筑结构与特色、学校的课程内容和曾经培养的人才代表。

上海知名人文摄影师席闻雷讲述拍摄虹口石库门老建筑影像资料的经历与感悟。席闻雷结合年鉴的地情资料属性,为撰稿员、编辑讲解了如何识别、选择更有历史意义的图照资料,提升《虹口年鉴》的文献价值。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二级巡视员、《上海年鉴》原总纂王继杰作《虹口年鉴(2023)》撰稿培训。王继杰详细介绍了年鉴条目的类型与特点,归纳出条目选题与撰写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式;分析了社会调查对提升年鉴资料价值的作用,并围绕年鉴中社会调查的选题、内容、体例等方面作具体分析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