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不受补”一词最早见于清代陈士铎著《本草新编》,其《十剂论》曰:“或疑需用补剂,是虚病宜于补也。然往往有愈补愈虚者,岂补剂之未可全恃乎。愈补愈虚者,乃虚不受补,非虚不可补也。”进补时机不当:进补应顺应四季,春夏及正午过用温补药物,秋冬及子夜过用滋阴药物;若余邪未尽,同样不宜过早进补,以免闭门留寇。用法用量不当:进补一定要根据体质、年龄等具体情况调节用药剂量,剂量过小,难以奏效,剂量过大,容易出现副作用。调理脾胃:如果胃的消化与脾的运化功能差,可先调理脾胃,再行进补。辨证量体:进补前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让中医明确自己是何种体质,明确体质才能有效进补。药补不如食补:对脾胃虚弱患者,可先采用食疗以调养脾胃,保证饮食多样化、食品富营养而易消化,饮食宜温热、少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