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虹口积极推进数字智能化小区建设,让数字技术赋能小区管理,实现“物防+技防+人防”相结合,在有效提高社区管理效率的同时,也让社区居民过得更安全、更舒心。

北外滩街道云舫小区内的“5G智能垃圾箱”,是该社区数字智能化建设的亮点之一。居民陈先生告诉记者,以前这里的垃圾房味儿大、噪音大,特别是一到夏天,散步路过就能闻到垃圾的味道,很影响小区的生活环境。小区进行数字智能化建设后,一台“5G智能垃圾箱”取代了原来的垃圾房。这台智能垃圾箱,不仅箱门会自动开关,箱房内还安装了有害气体感应器,与除臭机、排风扇联动,能有效改善箱房内的空气质量,避免异味产生。同时,智能垃圾箱还装有红外测试仪,用于检测垃圾桶是否满溢。当保洁人员清洗垃圾桶时,箱房下的渗水装置还能实现水油分流,达到排污标准。

不仅如此,在数字技术赋能下,社区管理工作效率也有效得到提升。“以前居委会工作就是靠一张嘴、两条腿,现在有了这个监控平台,居委干部在办公室就能实时掌握小区里的情况,不仅变被动为主动,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北外滩街道工作人员徐栋梁向记者介绍的,就是云舫小区的“物联网监控平台”。

该社区管理物联网平台由多个模块组成,包括垃圾溢满监控、高空抛物监控、电瓶车入梯监控等。“共有19类500多个监控设备,基本能覆盖到小区的各个角落。”徐栋梁介绍,比如电弧灭弧装置,只要电瓶车棚内有漏电问题,就会报警。高空抛物监控,则能对高空抛物取证,提供有力支撑。

对于将“物联网监控平台”运用到社区管理,云舫小区居委负责人直言,实现了为社区管理工作者减负。“就拿电瓶车不能推进电梯来说,虽然已是老生常谈,但仍有居民会不听劝。安装了电瓶车入梯监控后,摄像头只要识别到有电瓶车进入电梯,门就无法关闭,有效遏制了此类现象,我们也再不用一家挨着一家去劝阻了。”

同样,曲阳路街道松花小区也是率先开展数字小区建设的社区之一。针对机动车停车难、垃圾分类难等问题,松花小区探索并形成了一套小区智能管理模式,目前已完成275个管理类、安防类物联传感设备的安装。“比如,这个‘地面停车位车辆地磁探测传感器’,既能收集有关停车位占用情况的信息,也能将收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智慧停车场管理系统,便于后续的停车费用支付及车辆管理,能最大程度提高停车位的使用效率。还有‘楼道及非机动车棚火灾探测报警器’,一旦有火灾发生,报警器就会马上发出警报,管理人员会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对居民安全也是有力的保障。”

松花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了数字技术赋能,物业管理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家门口的智能化管理,也让我们能够把更多精力放在服务好小区居民上,让居民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