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30日,
虹口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
全面完成。
一场场旧改的成功,
让踮着脚尖盼旧改的居民
早日告别了蜗居、住进了新居。
如今,他们生活得怎样?
“站在家中阳台举目望去,有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有上海市第五中学、有幼儿园,还可以看到东方明珠、上海中心大厦。”虹镇老街旧改居民陈子明感慨不已,“有医院、有学校、有风景,生活环境相当好!” 今年9月28日是陈子明一家入住彩虹湾五周年纪念日。国庆节加上乔迁纪念日,他和老伴儿张妙珍在厨房其乐融融地烧菜做饭,拿手菜有白灼大虾、娃娃菜蒸狮子头、清蒸鲈鱼、上汤时蔬等等。在他们看来,旧改后的每一天都像过节一样开心。 这样的场景放在五年前,陈子明想都不敢想。虹镇老街曾是中心城区最大的棚户区,占地面积90万平方米,曾居住逾1.38万户居民,私房多、矛盾多、环境脏乱差。群众盼旧改、搬新家的愿望十分强烈。 作为虹镇老街的“老土地”,陈子明住过12平方米的棚户区、住过36.5平方米的老公房,一家三口蜗居数十年。 陈子明回忆道:“虹镇老街的老百姓最怕下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特别是到了台风季、暴雨季,虹镇老街里甚至都能撑船,小孩子拿脚桶在水上漂着可以玩,大人吃苦头,一勺勺把水往屋外倒。” 虹镇老街旧景 1996年,虹口区政府引进瑞安房地产公司,启动虹镇老街的旧城改造。最初是毛地出让,居民和开发商进行“拉锯战”,一度陷入僵局。 2012年,上海推行旧改新政,从开发商动迁转变为以政府为主体实施征收。同年1月,虹口区在全市率先成立以实体化运作的旧区改造和房屋征收工作指挥部,同时在各街道成立旧改分指挥部,多方协力、多措并举推进旧改。 彩虹湾老年福利院 2013年,旧改阳光照到了陈子明。他既是虹镇老街旧改项目最先征收的7号地块居民又是居委干部,双重身份让他对“旧改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有了深刻体会。 彩虹湾公园 陈子明告诉记者:“旧改不是那么简单的。当年,街道成立了23个调解组。人家旧改先解决相对好迁的人家,我们不一样,我们尽量先解决家里有困难的人家。23个调解组全部下沉一线,对每家每户进行分析、调解。” 2020年,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从四川北路搬入彩虹湾。 2013年,虹镇老街7号地块、1号地块仅用了18天时间走完18年的旧改路,二轮征询签约率双双突破85%,实现了旧改生效。 2017年9月28日,陈子明一家正式来到彩虹湾二期金枫里小区,住进了96.5平方米的三房一厅。 彩虹湾智慧健身步道 旧改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虹口累计作出征收决定93个,帮助7.5万余户居民搬离旧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