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家门口养老
年初目标:新增50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新建200个老年助餐点
成绩单:截至9月底,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已完成51家,老年助餐场所已完成201个,均已提前完成。
镜头:这是老人们在嘉兴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一边观影一边享受下午茶的光景。每周二、周四下午的“惠民生 暖民意”公益电影放映活动,老人们自备水杯、坐在电视前,工作人员为他们斟上茶水,端来点心。目前因疫情防控需要,该活动采取微信群预约报名的方式。
面对超大型城市寸土寸金、老年人高度集聚的特点,上海在全国开创了“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 这是一种以街镇为单位,重点建设集日托、全托、助餐、辅具推广、医养结合、养老顾问等功能于一体的“枢纽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建成320家,并已在实现街镇全覆盖的基础上向片区延伸。
位于香烟桥路87号的嘉兴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原先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功能调整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迁移至别处,这里便空置了下来。
今年初,区民政局与嘉兴路街道经过走访调研、倾听居民需求,决定结合市民驿站建设,将这里打造为包含医养、康养、体养、文养(文化娱乐)、智养(智慧养老)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作为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的枢纽和平台。
除了看电影,中心还在每周三上午组织“嘉五读书会”活动,中心地下一楼,乒乓房、练功房也一应俱全。
民以食为天,中心还解决了老人的就餐问题。随着为老服务中心的对外开放,设置在这里的社区长者食堂也“开门迎客”。社区食堂面积约150平方米,每天食堂午餐及晚餐出菜数都在30个左右,早餐时段也能提供十余种餐点;食堂还会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菜品,一顿饭价格在20元左右。
同样是今年新开的四平路街道的长者食堂可供一百多人用餐。“很多老人年纪大了烧不动饭,就更倾向于来我们这一次把中饭、晚饭买好回家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给辖区内很多老人减轻了负担,不用再费时费力去买菜、做菜了。
目前,全市已建立了1232个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每日可为12万名老年人提供助餐送餐或堂吃服务。
未来,上海还将推动各街镇以“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为建设单元,即以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核心枢纽,再配套若干个家门口的各类服务站点,形成一个社区养老服务的设施网络。
同时做实专业照护、助餐服务、医养结合、健康促进、智能服务、家庭支持、养老顾问、精神文化等八类标准功能服务,打造出一个“养老服务联合体”。
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在亲情的陪伴下原居安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