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记者 杨天弘 /特级首席美编 黄欣
记者 杨天弘
山一居民区是虹口出了名的“花香弄堂”,得名源自弄堂里的环境好,居民常常用“天是天,地是地,中间郁郁又葱葱,一片翠与绿”来描述这里。
正所谓过犹不及,绿化也是如此。由于没有成熟的市场化物业,小区一排1975年种下的水杉,自栽种起就基本就没有修剪过,一直自由攀长。这排水杉平均高达12米以上,远远高出了四层里弄房的屋顶,而枝繁叶茂的伞状树冠几乎覆盖了整条弄堂。
外观,是极美的,在树下纳凉,也是极好的。然而,一切美好的背后,却是水杉两侧居民不见天日的苦闷。这些“贴身”挨着里弄房的大树,着实给周边居民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大树枝叶繁茂,树枝都快伸到阳台来了,屋里又阴又冷,见不到一点阳光。”
“夏天虫特别多,一到晚上,窗纱上黑乎乎一片,有很多都钻进屋里来了。”
“我最担心的是台风天,几枝枯树枝随时都可能折断,砸到人怎么办?”
……
这些还不是影响最大的。今年超强台风“利奇马”来袭,狂风暴雨将水杉叶吹落进房顶落水槽中,造成落水管堵塞。由于老式里弄房多为砖木结构,雨水直接渗漏进房间墙体,导致天花板破裂,房间瞬间变成“水帘洞”。一至三楼居民实在受不了,到居委总支书记陈荣庆面前哭诉:“是树要紧,还是人要紧?”
受水杉影响的共45户居民,基本上都是老年人。而苦日子就这样过了十多年,一直没有解决。陈荣庆说,
得知居民房屋出现积水的情况后,四川北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铭带着相关部门负责人赶到了现场。随后,虹口区绿化市容等部门也派人实地勘查……没过多久,大家期盼已久的实施方案走上了居民征询的程序。
受影响的45户居民纷纷为方案出谋划策。有人说干脆把树连根拔起,也有人建议锯到树根部。在协调了左右邻里并研究完政策后,陈荣庆给出了一个“缩减”的适中方案——缩减枝叶,再将树干砍去三分之一左右。
所有受影响的居民参与了投票,这个方案最终获得了全票赞成。
国庆长假前,一场筹划已久的水杉修剪正式施工了,且持续了整整一天,拉走的修剪枝叶就有整整七八辆小卡车。
“苦了十多年,我们的问题解决了。”大伙一致同意,要写一封感谢信。最终,70多岁的老党员许琴燕成为执笔人,所有受惠的居民都在这封信上签字。
陈荣庆也在国庆长假值班时收到了一幅由居民亲手绣制的五星红旗,“虽然看着就是几棵树的问题,但对居民而言就是天大的事。问题得到解决,居民们真的很激动。”
另据了解,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在处理山一居民区水杉问题的同时,还对辖区老式里弄进行了调研,发现像这样的“扰民树”还存在于永德、浙兴、永美等小区。目前5棵枯死树木已被移除,25棵“扰民树”得到了修剪。其中,修剪过后的树木,保持了原树木高度的2/3,且每株树木都保留了5层以上的分枝,“希望通过后续的养护,来年里弄里又将是一片绿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