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起,虹口区利用大数据开展“互联网+”智慧城管执法试点,改变过去粗放、被动式的执法工作模式,从反复不间断的执法消耗中突围,借用科技力量探索特大型城市管理的新方法、新模式。这是记者昨日从该区了解到的消息。昨日一早,凉城新村街道城管中队的张殿洪来到车站南路上的一家建材商店巡查,他还要在智慧城管勤务通中签到,这是每天上班时必做的一项“功课”。过去,少数城管队员主动性、积极性缺乏,哪里出现违法现象很难及时掌握,执法很被动。为改变这一现象,虹口区城管执法局在相关部门配合下,对全区11321家经营门店、633项户外广告信息、37879条违建信息全方位汇总,建立一店一档。每家店铺都有完整信息:房屋产权人、承租人、有无合法证照、店员基本情况等,数据总量达到22万余条信息。有了这些大数据,为“互联网+”智慧城管执法奠定了基础。
区城管执法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磊告诉记者,搭建数据库与互联网管理平台十分重要,在科技单位协助下,虹口为每位城管队员配备了勤务通终端,加载智慧城管勤务通软件,勤务通包涵勤务日志、勤务巡查、勤务数据库等5大类35个小项模块,通过信息化手段规范管理与考核,队员每天可在勤务通软件上查看当天的工作计划与要求。“现在,队员每天都要到设置的‘警示点’‘必到点’和‘休整点’巡查和休整,并在勤务通上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