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欧阳路街道蒋家桥和邮电居民区等了解到,该街道注重居民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员作用,通过构建纵横互联的居民区治理体系,改变居委会唱“独角戏”,形成多元主体共同演绎和谐社区“大合唱”格局。
(记者 范彦萍)
自治探索1 “狗妈妈巡逻队”制止宠物扰邻行为
蒋家桥居委位于欧阳街道的北部,东至天宝西路,南至蒋家桥路,西至密云路,北至大连西路,共有居民1232户,常驻人口2950余人,党小组9个,党员189人。蒋家桥居民区党支部书记丁素芳介绍说,蒋家桥小区是老式售后公房,但在八十年代属于高档住宅小区。但之后随着社会的变迁,人群结构的调整,形成了小区现在老年人多、离休干部多、外来人口多的特点。
“我们每个月第十天,都会定期接待居民,听取居民意见,收集物业管理中相关民意。”丁素芳表示,居委会会定期召集业委会、物业公司以及部分党员群众代表召开联席会议,专项研究小区物业管理问题。
为了化解养宠物矛盾,小区党总支牵头,召集小区里养宠物且热心的居民成立了一支“狗妈妈巡逻队”,并推选出社区威信高、群众认可的小区居民顾丽倩和翁慧娟担任领衔人,主要负责引导居民文明养犬。“狗妈妈巡逻队”成立后,11名成员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文明养狗公约”。从此,“狗妈妈们”在自己做好表率的同时,面对小区养犬不文明现象,及时上前提醒、制止和纠正不良行为,公正评理,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从有了“狗妈妈巡逻队”,小区里不文明养犬的行为明显得到了改善。
在丁素芳看来,“狗妈妈巡逻队”成立虽然只有大半年时间,但大大小小的矛盾化解了有十余起。她们用自己的文明行为去影响身边更多的养犬人士,共同助力社区文明与和谐。
和蒋家桥社区的情况相似,邮电居委也碰到了养宠管理难题。邮电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喻菊萍介绍说,随着小区的养狗户日益增多,遛狗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也越来越多,居民自治组织在居委的协助下,对社区内的全体养狗户召开了协商会,号召大家做文明人、养文明狗。不仅起草的文明养狗倡议书得到了养狗户们的一致响应,居民们还踊跃地献计献策,提出有奖举报、盯人战术等手段进行相互监督,有效遏制了不文明养狗行为。
“对自治议题与自治项目的郑重对待与完善处理,让更多的居民对居民自治的力量有了信心,产生了加入其中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喻菊萍说。
为了弥补老旧小区自身的不足,邮电居委还在居民自治组织的建议下,在小区的前村安装了4条长椅,方便众多的老年居民能随时随处就近找到歇脚休憩之处;为解决无法晾衣的全体一楼居民,在整个小区安装了晾衣架,为居民们的生活起居提供了便利,完善了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
自治探索2 社区里有一支小修小补志愿者团队
邮电居委会位于欧阳路街道东南部,所辖的邮电小区创建于1953年,是个老式售后公房小区,共有居民2042户,常驻人口4080余人,设7个党小组,党员228人。喻菊萍介绍说,近年来,邮电居委会秉持“培树育园”的工作法,在居民区党组织引领下,广泛挖掘社区志愿者,培育居民自治组织,构建“连横合纵”的自治体系,建立健全自治议题和自治项目形成机制,栽种居民自治的大树,逐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基本形成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的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局面。
社区的发展除了要为居民创设一个宜居的大环境,还有生活的许多细枝末节需要关注。于是,一支由致力于为居民提供小修小补服务的志愿者团队由此应运而生。无论是谁家遇上了什么修补难题,只要前往居委会报修,当天就会有志愿者上门来处理。团队中的志愿者擅长的技术门类不一而足,包括房屋养护、水电维修、电子产品维修、修锁、修自行车、通下水道、修补窨井盖等,不同的难题可以放心地交给不同的行家来解决。
喻菊萍介绍说,有些问题虽然物业公司也能够解决,但从报修到安排人员上门直至修理完成往往需要几天的时间,还有些问题甚至都报修无门,麻烦虽小,却着实影响了日常生活,令居民们头痛不已。好在有了这支随时候命的小修小补志愿队,为居民们除却了诸多烦恼。
家住邮电社区的何梅珍阿婆因为听力不佳,只能通过报纸了解大千世界。可前不久信箱突然坏了,向投递报纸的邮差诉苦也无济于事,倒是路过的好心邻居听闻后陪何阿婆来到居委,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寻求解决之法,刚巧就遇上了善于此道的志愿者陈壁源师傅。他拎上工具箱,立即就跟随何阿婆上了门,没费多大工夫就修复了信箱。何阿婆高兴坏了。
此外,作为街道“美丽阳台”项目的试点居委之一,喻菊萍还带领楼组长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请大家自觉清理楼道垃圾。楼组长和党员志愿者带头清理,所有居民签字同意试点“美丽阳台”。随后楼组长钱宝珍还每层楼动员出一位热心的志愿者,在专业人员装点完花草之后,每天负责花草养护。邻里之间,因为“养花护花”而有了新的共同语言,在一块儿时总是聊得很热络。
在物业管理上,蒋家桥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经验。丁素芳介绍说,他们辖区内的小区多为售后公房,为破解物业管理这道难题,居委一方面推行了交叉任职工作,推荐小区业委会主任兼任居民区党总支委员。另一方面,党总支制定出了“四步工作法”。一是分层次召开支委会、党小组会、党员大会,以党员示范作用引领居民心平气和参与小区物业治理工作;二是召开居民代表会议,听取居民想法;三是定期召集业委会、物业公司以及部分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商议小区管理难题。如天一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居委会每月召开一次碰头会,专项研究小区物业管理问题。业委会主任每月固定一天晚上在居委会接待居民,及时收集物业相关民意,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四是积极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党总支主动邀请虹达物业的物业经理参加迎春茶话会、居民代表会议等,让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通过多沟通、多交流、多了解,凝聚共识,化解矛盾。
不仅如此,居委还组织社区党员志愿者组建“丁妈妈帮帮队”,每天在小区开展巡逻活动,2014年没有发生入室盗窃案件,确保一方平安。开展老年人结对关爱活动,每天问候关心,互帮互助,使居民区中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关注困难家庭需求,及时为有困难的计生家庭开展心理关怀指导,为独生子女提供青春期教育、婚恋情感问题、单亲家庭心理健康等各类咨询疏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