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红兵,现任虹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四川北所副所长,分管消费维权工作。任职近四年来,为消费者解答咨询80余件,受理投诉2400余件、举报800余件,其中12345市民热线投诉举报1200余件。成功调解率达98%,满意率达97.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6.2万元。
从部队转业后,童红兵转战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他最大的感触是:“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消保工作涵盖的法律法规多,涉及的领域行业广,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多,消费纠纷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必须时时刻刻进行学习。
“让消费者满意,是我工作的动力。”这是童红兵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为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切实提高投诉处理效率,童红兵推出了维权绿色通道,对无行动能力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实行上门服务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
有位72岁的老年消费者反映,其将手表拿去四川北所辖区的一家个体工商户进行除尘,结果尘未除尽手表却坏了。因商家内部机构、人员调整等原因,消费者多次努力无果。消费者来自黑龙江,身患癌症特来沪就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与商家处理纠纷,无奈之下求助四川北所。
童红兵在了解相关情况后,多次冒雨上门到被诉对象经营地协商处理投诉事项,向商家宣传法律、法规,要求他们克服目前调整期间的困难,履行好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职责。同时积极组织调解,为消费者维护了权益,受到了消费者高度赞扬。
在受理消费纠纷过程中,童红兵始终坚持“消费者权益无小事”的理念,注重做好调解工作。他深深地感到:“目前网络信息发达,往往一件不起眼的消费纠纷如果处理不当,就会转变为群诉、群访事件。”
为了防止普通消费争议和矛盾转化为社会不稳定因素问题的发生,他跨前一步,主动作为,不断改进消费维权工作。每次12345市民热线处理结束后,童红兵都要向投诉(举报)人电话回访,耐心听取投诉(举报)人的建议意见。
去年,四川北所陆续接到近20余起关于某健身俱乐部未能履行约定开设游泳池项目,消费者要求退款的群体投诉事件。经了解,双方签订合同时,商家承诺开设游泳池项目,但由于硬件条件限制,商家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游泳服务。且开业时间不长,资金方面存在困难,解决此事难度非常大。
童红兵一方面及时与消费者代表取得联系,通过他们一起做好其他投诉人的安抚工作,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和失控;另一方面,积极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困难,为其出主意、想办法解决资金问题。在其努力下,公司的房东同意为他们垫付资金,解决本次消费投诉问题。
投诉妥善解决后,他凭着敏锐的职业嗅觉和丰富的维权经验,抓好后续落实,避免留下后遗症。对每一笔退付资金的支付时间、地点、方式和公司具体的执行人都进行认真的细化,并要求投诉人拿到退款后第一时间与所承办干部联系,确保每笔钱款按时足额到投诉人手中。消费者为四川北所为他们积极维权、认真处理问题的举措所感动,特地送来了锦旗2面,表扬信4封。童红兵被称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