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任翀)昨天,虹口区的国有老字号三角地菜市场管理有限公司,与正大、好得睐、都市菜园、香港民惠等40多家品牌农副产品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拉开了虹口区标准化菜市场实行品牌化经营的序幕。在签约仪式举行前,三角地公司还对区内吉祥地区的燕东菜市场进行了经营权回租,让燕东菜场姓回了“公”,这也是本市首次由国有控股企业对原经营不善的民营菜市场进行回租。
虹口区商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建立标准化菜市场之初,比较强调硬件设施,但从目前的市场需求看,菜市场内的食品安全、价格平稳则越来越被百姓所关注。相比之下,姓“公”的小菜场在进货渠道、价格管理上比姓“私”的小菜场更有优势,能更好地体现菜场的公益性。今年,虹口区把标准化菜市场二次改造列入政府实事项目,财政资金安排超过1000万元,这是历年来为保障“菜篮子”投入最多的一次,也为更多民营小菜场姓回“公”提供了财力支撑。
三角地公司正在对燕东菜市场进行改造,菜场的外部环境、硬件设施都进行了升级换代,还为品牌商户留出了较好的“市口”。三角地公司负责人说,虽然回租民营菜场需要一定投入,但从长远看,能降低菜场经营成本;加上菜市场与品牌企业实行了对接合作,菜场管理也能从管个体户变成管企业,食品经营的安全性将大大提高。不久后,三角地公司还将对广灵、广中、浙兴等区域的3家标准化菜市场实施类似的二次改造。
品牌企业与菜场的产销对接后,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既为管理方和经营者降低了成本,也能让利百姓。据了解,根据签约条款,入驻的品牌企业不允许在菜市场内开设加盟店,只能开直营店,保证服务质量和价格优势。而在此次大规模签约前,虹口区的广灵、曲阳菜场还率先与上海沧海桑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同,设立了蔬菜从田头到菜场的直销摊位。广灵菜场内沧海桑田摊位的经营户告诉记者,直销摊位一共有4个,每个都能享受减免租金的优惠。在定价上,市场派专人对他们进行销售培训,公司则每天根据菜场的价格变化进行指导,确保这些摊位卖的东西“价廉物美”。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