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本市外来人口的增长和人户分离情况的增多,中心城区人口管理从原来的户籍人口管理向“实有人口管理”转变。昨天下午,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对虹口区实有人口管理工作调研会上获悉,目前虹口区所有街道已完成门弄号牌清理整顿和房屋地理信息定位,信息采集、核对及录入工作也接近尾声。近期,本市将在所有街道(乡镇)推行“两个实有”(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全覆盖管理工作。
从去年11月1日到今年2月底,虹口区的凉城新村和江湾镇两个街道率先试点 “两个实有”全覆盖管理工作,经过4个月的努力,达到了“以房找人、以人找房、查房知人、查人知住”的目标。
调研会上,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两个实有”信息系统,只要输入某个实有房屋的地址,就可以查寻到房中实际居住人员的户籍、照片等相关信息,而通过输入实有人口信息,则可以迅速查找到该人士及落脚点信息以及房屋产权、租赁情况等信息。
在调研会上,虹口区有关部门提出,在实有人口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上,不仅采集全区实有人口的基本信息,更进一步充实收入情况、住房情况、健康状况、劳动就业、救助帮困等综合信息,基本实现管理和服务的对象与资源衔接,为公共服务中细分人群、细分需求奠定基础。
上海实有人口主要由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常住户籍人员、来沪外省市人员及境外人员组成。截至2008年底,来沪流动人口为720.41万。其中,常住境外人口为18.15万,实有人口总量已超过2000万。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6月至12月,本市将在全市各街(镇)全面推开“两个实有”全覆盖管理工作,形成房屋 (人口)基础信息采集系统,各街(镇)将完成辖区所有建筑物信息、门弄 (楼)号牌采集和系统GIS地图录入,并实现人、房信息相关联,逐步建立“两个实有”长效动态工作机制。
摘自: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