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还是在虹口区,而且就在咱们刚说过的鲁迅公园旁边,四川北街道有个山二小区,总共有22条弄堂。女:都知道山阴路那一带的弄堂啊,很有历史、很有特色;可是怎样发扬特色呢?光靠政府可不行,居民们自己构想、自己构建,创设了不同的“弄堂文化”。
说起山阴路132弄,那可是赫赫有名。因为这里曾是大文豪鲁迅、茅盾的故居,被列为市级优秀保护建筑,当地居民也一直以此而感到自豪。于是,他们为弄内的每一幢老建筑都拍下照片,并建立起保护档案;而一旦发现有破坏老建筑的不文明行为,他们都会马上制止。如今,弄堂仍保持着上世纪20年代的风貌,没有一处违章搭建。 (山阴路132弄 居民 余金凤:我们对这些建筑很爱护的,特别是这些历史人物(故居),我们从保护国家(文物)的角度,也感觉蛮光荣的。) 而山阴路64弄的居民则将弄堂建成了一个植物园。在弄堂两侧,每户居民楼前都种满了花花草草。居民们经常在这样的环境里交流种花养草经验,赢得了“家庭绿化弄”的称号。 (山阴路64弄 居民 金庚华:有的人是带动起来的,有的人原先不是很精通的,互相学习呀!) 据了解,山二居委的“特色弄堂”都是居民们根据各自特色自我定位,然后向居委申报亮出招牌,现在,总共22个弄堂已有14个建成了特色弄。
摘自文广传媒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