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四川北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多格合一”,推进多元治理,深化综合网格力量整合与社会动员功能,探索施行“社区环境体验官”机制,激发广大市民通过网格参与社区环境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社区环境问题整改落地见效,推动公共环境品质持续提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依托“多格合一”,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环境综合治理。街道发挥综合网格力量整合功能,依托街区党支部,将居民区、城市建设、城市运行、城管执法等力量融入综合网格,成为社区环境问题治理的坚强后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综合网格社会动员功能,建立“社区环境体验官”机制,鼓励“两代表一委员”、社区“三驾马车”工作人员、热心居民志愿者、沿街商铺业主、新就业群体等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环境综合治理,锻造“综合网格+职能科室+党群服务阵地+社会各方力量”的联系纽带,形成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的治理格局。值得一提的是,首批体验官来自街道各行各业,分布于不同网格,既有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大代表和居民代表,又有物业、文娱、建筑、环卫、餐饮、快递等从业人员。他们社会责任感强,群众基础好,熟悉环境事务,能够客观反映社区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
深化“吹哨报到”机制运用,夯实“未诉先办”机制底座。社区环境体验官深入社区一线,关注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公共设施、交通秩序、社区服务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体验官广泛收集社区居民、商铺业主、往来市民等群体对社区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针对改善环境、升级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和想法,参考问题事项清单填写体验评价表,通过“线下+线上”渠道向综合网格反映信息。综合网格启动“吹哨报到”机制,街道城运中心根据综合网格提交的问题内容,协调职能科室或部门、街区党支部、相关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切实做到“网格吹哨”有所呼、“科室报到”有所应、“支部协同”有所助、“社会参与”有所为,力争将社区环境问题有效处置在“未诉先办”阶段。街道城运中心负责跟踪后续整改、回访处理成效,定期向综合网格和体验官反馈问题整改进度,确保处理结果得到认可。
社区环境体验官是环境问题发现者更是治理者和受益者。社区环境体验官是环境问题的发现者。他们或深入社区各个角落,实地查看环境状况,与居民、商户面对面交流,获取一手资料;或通过电话了解居民对社区环境的看法和建议,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同时,街道指导体验官设计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收集不同群体对社区环境的评价和期望,进行系统、量化分析,挖掘问题背后的症结所在。体验官更是社区环境的治理者和受益者。他们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处理身边的环境问题,并从不断完善的社区环境中提升获得感和安全感。日前,针对其他体验官提出某餐饮店顾客在非机动车道排队问题,同为体验官的餐饮店店长积极回应,主动在店铺门口设置“一米栏”、“将军帽”,安排店员于高峰时段引导现场秩序。通过整改,顾客在上街沿有序排队,不但减少口角发生,而且消除此前存在的安全隐患。
自“社区环境体验官”机制施行以来,体验官共反映9项问题。其中,涉及交通秩序3项、环境卫生2项、绿化美化2项、公共设施1项、社区服务1项。截至目前,6项问题基本办结,3项问题持续整改。城运中心对基本办结问题开展“回头看”行动,巩固整改成果,防止问题回潮,得到体验官好评。下一步,街道将深化社区环境体验官机制实践探索,吸引更多市民成为社区环境体验官,通过综合网格参与社区环境综合治理,努力将解决一个问题向办好一类问题转变,以不断优化的社区环境增进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