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激发青年干部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5月15日下午,北外滩街道召开青年干部座谈会。街道党工委书记蒋霜胤、办事处主任龚浩、党工委副书记陈叶丹出席会议,与选调生、街道新进公务员、居民区党总支第一书记等10名青年干部面对面交流,倾听青年心声、了解成长诉求、凝聚奋进共识,为青年干部在基层治理一线干事创业注入新动能。
蒋霜胤书记强调,过去五年,北外滩绘就“上海北外滩、都市新标杆”的亮眼答卷。今后五年,北外滩将是“长个子”“壮筋骨”的关键时期。同时,对青年干部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要信念坚定,提高政治能力。年轻干部们需要在实践中加强政治历练,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做到信念坚定,绝对忠诚。二是要与时俱进,增强学习自觉。面对日新月异的环境,年轻干部要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做具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干部。三是要勇于突破,强化担当作为。既要有冲劲,到最基层最一线去,到吃劲岗位上去,也要有韧劲,克服急于求成的急躁、一劳永逸的侥幸,思考如何为街道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四是要扎根基层,永葆为民情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基层的摸爬滚打中,在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实践中经事长智、历事成人。
龚浩主任对青年干部提出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青年干部增强自信,在基层主动作为、投身实践,在一线磨砺中不断发掘自身优势,认真学习基层相关政策法规。二是希望青年干部践行实践导向,涵养同理心,始终把工作对象当作家人,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再棘手的难题也会找到破解之道。三是希望青年干部保持良好心态,面对挫折时乐观积极,把困境当作成长的阶梯,给时间以沉淀的空间,让过往的磨砺成为前行的养分。
10名青年干部们对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收获和感悟以及对未来的建议畅所欲言,充分表现了新时代北外滩青年的蓬勃朝气。其中,2024年新进公务员围绕“北外滩建设新征程中的青年担当”作展示汇报。
区委组织部试用期、前进居民区书记助理、2024级选调生 许宵:
初入基层,市委、区委组织部精心筹备了岗前培训,宛如一盏明灯照亮前行之路。工作中,居委会同事们以家人般的热忱倾囊相授,助我迅速适应新岗位。通过入户走访、组织参与社区活动等,我的沟通协调能力得到扎实锤炼。未来,我将在服务群众中厚植为民情怀,在多条线工作中锻造过硬本领,怀“大鹏一日同风起”的凌云之志,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
党政办一级科员 虞佳文:
所有的种子都值得期待,青年干部要以“种子之姿”,绘“四季诗篇”。一是要向下扎根,才能知“春山可望”。将强化政治理论素养作为扎根的力量,成为我们的立身之本,成才之基。二是要向阳生长,才能如“夏花绚烂”。积极磨砺本领能力,练就过硬的业务素质。三是要向外探索,才能赴“秋实之约”。不断创新思维方法,拓展工作视野。四是要向内沉淀,才能经“冬霜雨雪”。时刻保持清醒,不断自省,永葆廉洁本色。
营商环境办试用期 金怡辰:
作为一名三门干部,要学会以调研筑基,在业务实践中厚植根基;以清单明责,在体系构建中淬炼本领;以服务破题,在政企互动中彰显价值;以数字赋能,在创新实践中勇立潮头。面向未来,一要学好“理论功”,坚定理想信念;二要练好“文笔功”,增强文字功力;三要行好“实践功”,锤炼过硬本领。青年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北外滩热土上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篇章!
区城管执法局执法大队北外滩滨江中队四级主办、久耕居民区党总支第一书记 王怡:
担任第一书记以来,我完成了从城管“秩序维护者”到社区“生活编织者”的角色转型。初到社区时,惯性的“问题导向”执法思维遭遇挑战。“送蛋陷阱”事件,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基层治理中“跨界风险传导”“银发群体保护”“政企协同治理”等多重命题,我意识到社区治理不是简单套用法条,而是需要共情的“开放题”。
日前,街道还邀请了原党工委副书记徐仁祯为青年干部分享旧改工作经验。徐仁祯同志从旧改案例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如何做好群众工作。一是要敢于更要善于直面群众,二是要融入团队形成合力,三是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四是灵活运用八种群众工作法,以真心换真情,确保把惠民政策不折不扣地带给群众,真正做到落实政策保民生、心系群众办实事。鲜活经验为青年干部破解基层工作难题提供了“方法论”启示,助力青年们在一线工作中练就能干事、干成事的过硬本领。
接下来,街道将搭建青年实干平台,聚焦“精准赋能、实践淬炼、创新孵化”三大维度培养复合型青年人才。打造“多维赋能课堂”,组建北外滩AI学习应用小组、“初心启航”青春宣讲团等实践载体。创设“一线淬炼战场”,设立旧改攻坚、社区治理创新、营商环境优化等实战岗位,让青年在矛盾调解、项目落地、服务群众的“急难愁盼”一线摸爬滚打。通过全链条培育体系,助力青年在北外滩“都市新标杆”建设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锻造成为堪当基层治理重任的“硬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