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欧阳路街道以“数字赋能、机制创新、党建引领、专业增效”为抓手,构建“多格合一”治理闭环,坚持市民的诉求就是哨声,持续优化健全市民需求响应、处置机制、评价机制,努力实现安全隐患“零遗漏”、问题响应“零延迟”、部门联动“零壁垒”、服务群众“零距离”。
一、数字赋能:无人机巡飞除隐患
4月16日,欧阳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无人机飞行小组启动首次巡查任务,对辖区楼宇顶部存量违建展开航拍,建立精细化违建数据库,为后续巡飞监管提供数据锚点。当日,山阴路310弄居民反映大风天气下五楼楼顶铁皮疑似脱落,执法队迅速启用无人机巡查,精准锁定某号楼5楼存在掉落风险的铁皮棚顶及周边隐患点。通过数据库比对确认历史违建信息后,联动居委、物业紧急联系业主,及时拆除隐患铁皮。此次“科技+治理”的创新实践,标志着街道将无人机技术融入“多格合一”网格治理和安全防控体系,以数字赋能提升隐患发现与处置效率,为基层治理装上“智慧天眼”。
二、机制创新:多元联动畅渠道
欧阳路街道构建“网格巡查+物业反馈+居民监督”三位一体问题发现机制,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网格人员每日下沉一线巡查,第一时间捕捉群租乱象、设施破损等问题;小区物业发挥“前哨”作用,对小区违规搭建、消防隐患实时上报;居委干部通过走访上门收集社情民意,居民通过社区微信群主动参与治理,形成全民共治氛围。祥德路谭家桥小区志愿者通过巡逻发现停车位设计缺陷,经业委会反馈后迅速组织居民代表实地勘察、召开居民议事会、方案论证会、公示改造意向等民主协商流程,融合三驾马车、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启动微更新。该机制打破“单一主体”治理局限,实现问题从发现到响应的无缝衔接,让风险隐患在“多元眼”下无所遁形。
三、党建引领:红色引擎聚合力
街道以党建为引领,深化“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从“单兵作战”向“兵团作战”升级。在华兴商厦群租整治中,第三综合网格临时党支部牵头召开多次联席会议,统筹区消防、房管局、应急局等部门组建专项专班,制定“疏堵结合”方案,通过宣传警示、柔性执法、集中攻坚“三步走”完成16户群租清退,拆除隔断216间,清退租客312人。在鲁迅公园治理中,街区党组织统筹公安、市场监管等力量,针对“低趣网红”等乱象开展联合整治,同步打造法治宣传阵地,以“月月有主题”活动挤压不良空间,实现“问题共商、资源共享、治理共担”的党建引领治理格局。
四、治理增效:心理学助力解难题
为破解社区治理中的“沟通壁垒”与“情绪困境”,街道依托 “工课一小时”社工论坛,举办“心理学在社区治理中的运用”专题培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陆晴围绕业委会换届、加装电梯等难点问题,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切入,解析居民诉求背后的心理动因,传授“分类识别、精准沟通、情绪疏导”技巧。通过某小区业委会改选案例,现场演示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化解矛盾分歧,指导网格人员以“共情式沟通”“需求导向调解”提升群众工作实效。此次培训为基层治理注入“心理智慧”,推动网格工作从“事务型”向“专业型”转变,为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进行探索创新。
下一步,欧阳街道将持续深化“多格合一”多维协同治理模式,拓宽“哨源”矩阵,敢于“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推动各类治理难题和市民诉求落地解决,让科技更有温度、机制更有效度、服务更有精度,绘就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欧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