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难问题是老旧小区普遍存在老大难问题。四平路421弄是一个混合型社区,集开放式弄堂、商品房小区、私房旧里和老旧公房混杂的老旧社区、背街小巷等,是开放式无物业管理区域,长期存在着停车位不足、外来车辆随意停靠无人监管、车位被占等问题,居民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与车位不足的现实问题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
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祥德居民区党总支牵头成立了“421弄弄管会”,由统筹规划、联络协调、财务管理、工程监督等专长且长期参与小区治理的党员骨干共同组成。有了弄管会,居民的问题有了议事自治的平台。“微治理”也能有“大收获”。停车问题也一一有了解决之法。车位不够?扩!通过一体化管理,拆除部分路肩,辟出3个新车位;经征求居民意见将健身器材重新布局,又划出5个新车位;最终共调整出15个新车位。外来车辆占车位?禁!一方面在小区门岗安装停车道闸,防止外来车辆随意停放;另一方面,弄管会对小区现有车辆进行摸底登记,清退外来车辆。
“那天真的是出乎我的意料”
新停车位划出来了,外来车辆“拦”在外面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妥善分配停车位了。加上原先已有的停车位,四平路421弄共有55个车位,但有停车需求的居民超80人。为保证车主能够公平公正地申请、分配到车位,弄管会拟定了《四平路421弄停车管理制度草案》,并通过居委干部、党小组长和党员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征求意见,组织召开民情恳谈会等形式,对相关居民达成意见征求全覆盖,最终以近90%的通过率确定了下来,正式形成《四平路421弄停车管理制度》。
依照停车管理制度的规定,业主将通过“抓阄”的形式确认停车位。但抽签的结果车主会认同、遵守吗?没抽中的车主会有情绪吗?直到车主抽签大会正式召开的那天,居民区党总支和弄管会成员们的心中仍是有些忐忑的,“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我们都做好了现场调解和应急处置的准备”。但出乎他们的意料,当天的车主会进行得很顺利,八九十个车主全部到场,按照制度规定的“三证合一车主→两证合一车主→租客车主”的顺序依次抽签。未中签的车主则仍按上述顺序登记排队,待有车主主动退出或搬走后车位空出,便依次补位。全程顺畅、有序、和谐,这都有赖于前期党总支引领下充分、广泛的征询意见、听取建议,积极践行了全过程的人民民主。
更令党总支和弄管会成员感动的是,在场车主了解到停车位改造的项目资金存在缺口时,便主动提出预付半年甚至一年的停车费,以助力改造项目顺利完工。车主们表示:“我们是看着你们做事的,相信你们,如果有需要就跟我们说。”
共享车位 自治自洽
划区域、截外来、定车位后,421弄的停车难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停车秩序变得井井有条。如何更充分、合理利用停车位成为居民区党总支引导弄管会解决的进阶问题。
就谭家桥来说,有车居民都有自己的专属车位,通常在工作日的白天和周末,会出现较长时间的空车位;另一方面,无车的居民不免有小区外的亲戚朋友驾车前来探访,他们的车停在哪里就成了问题。一个有空位,一个有临时停靠的需求,居民区党总支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多次召开党员会议、居民代表会议、弄管会成员会议、自治楼组议事会等进行沟通协商,讨论形成了“亲情车辆停车”的方案。对前来拜访住户的人员车辆,提供一天3小时的临时停靠限额。这也解决了长期以来部分车位私设地桩的问题,让车位流动起来,让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亲情车辆停车”方案在谭家桥的实施,很快复制推广到了四平路421弄。在居民区党总支的引领下,居民们结合小区实际,讨论通过了421弄“白天车位共享”方案。421弄不设固定车位,中签的车主可以自由停靠,因此,居民区党总支在421弄提出的“白天车位共享”方案不设时间限额,而是要求来访的临停车辆在当日17点前离开,以保证小区居民的停车需求。而一旦发现有居民长期预占车位,该车位将被收回,让真正有需求的车主使用。
广泛听取居民意见、与居民利益站在一边,从而完成停车位改造是第一步,后续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对规则进行灵活调整则是停车位项目能够长期运作的保障。目前,所有排队等待车位的车主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车位,停车位饱满运营中。
在祥德居民区党总支的引领下,停车不再难,居民幸福感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