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北路街道第三批“三区”划分名单公布后,虹临花园嘉园(溧阳华府)五号楼一单元、二单元毫无悬念地被划定为防范区。在五号楼,共有居民140户。自本轮本土疫情暴发以来,五号楼着力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在宝安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的组织下,楼内的社区党员、在职党员、志愿者和街道干部、居委干部、区机关下沉干部等共同形成合力,实行包楼包层的网格化管理,用最大的努力,来打好这场疫情防控的攻坚战、阻击战和“大上海保卫战”。而在这场战“疫”中,五号楼有着一件不同寻常的“武器”,那就是由社区工作者、13名青年党员和近40名志愿者共同编辑的“楼报”,每日编辑、每日“发行”,让楼内的居民们及时了解社区疫情防控、民生保障、小区治理等各方面的情况,在信息互通中,提升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这份“楼报”内容详实、丰富
在本轮新冠疫情暴发后,由于病毒的隐匿性和快传播性,给疫情防控和社区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情况变化极快,难以满足居民对于信息获取的需求。随着形势愈发严峻,居民区“两委”班子的人力也难以支撑社区方方面面的各项工作承载。在危难时刻,一批青年党员和志愿者主动站了出来,他们表示,自己的家园有义务和责任一起来守护,不能当旁观者,更要做防疫者。针对街道防疫工作人员、居委干部高强度工作的情况,青年党员和志愿者们直面居民对于疫情防控工作信息知晓的需求,主动提出进行“楼报”编辑工作,不仅要计划好相关的内容安排、版面设计等,更重要的是需要每天了解全市防疫动态,和街道干部、居委干部、物业公司等团结协作,深度交流,将疫情情况、防护要点、物资发放、药品配送、快递发送、社区工作动态等内容逐一精心编辑,消除居民因为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的误解、矛盾、茫然,做到让居民安心。
“楼报”编辑部有着更多的“身份”
要想把“楼报”编辑好,要把疫情防控的相关情况真实、直面、快速地传递给居民,一定不能避免造车。五号楼的党员们和志愿者们始终奋战在社区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先后设立了核酸组、派发组、购药组、物资保障组和答疑组,各组力量在居民区党总支和居委会的带领下,坚持党建引领自治管理,在各司其职、相互补台中,从核酸检测的通知和安排、抗原检测的告知和监督、物资的配送和外卖快递的投送、楼道的环境消杀到居民配药和外出就医的志愿服务等,这个别样的“楼报编辑部”这个团队用自己的实干,不仅为居民提供好服务和保障,还有效地减轻了居委会的压力和负担,更为“楼报”的编辑提供了更多理性的认识。
虹临花园嘉园(溧阳华府)五号楼的党员和志愿者们,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志愿者的服务带动作用,在疫情防控中书写了一篇党建引领社会动员深化楼组治理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