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宁居民区浦西公寓小区,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双报到”党员,虽然无法像其他志愿者一样化身为“大白”奋战在一线,却充分运用自己在统计分析方面的特长制作了小区防疫统计表和区域阳性风险地图,为浦西公寓的防疫工作装上了“智慧大脑”。
“80后”的俞叔刚是浦西公寓里的一位青年党员,平时从事信息数据方面的工作,封控前夕他刚做完腿部手术,虽然在术后恢复阶段还无法下楼,但身为党员的他还是想为小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与海宁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黎沟通了自己在数据统计分析方面的特长之后,浦西公寓的“80后表哥”正式上线了。
一开始,俞叔刚的手里只有公寓中每户居民及阳性人员的人数、室号等基础信息,要将大量信息梳理成一张让人一目了然且具有“功能性”的表格,俞叔刚大约花费了两天左右的时间去摸索。在表格中,他通过阳性人员的确诊时间、室号人数、所住区域等基础数据,辐射出一张涵盖密接判定、人员转运、封闭管理、治愈出院等全方位的数据网,为居委后续的管理和保障措施带来了许多的便利。
有了这些数据之后,他还结合楼层分布情况,衍生制作出了一张“区域阳性风险地图”,为上门给居民送药、送快递的志愿者提供了保护,降低了志愿者的感染风险。
随着抗原检测工作的常态化开展,俞叔刚又制作了一张表格汇总居民的抗原检测结果,几次之后他发现有个别居民会将同一张抗原检测结果的照片重复上传,于是他便在优化流程方面动起了脑筋——抗原检测试剂上有一串编号,在统计居民上传的抗原检测结果时,他会将这一串编号一并记录,随后筛选出编号与之前重复以及上传结果有缺失、遗漏的住户,并及时提醒居委联系居民进行上传,使得公寓的抗原检测工作可以精准地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从一份人员名单到一张智能数据网,俞叔刚利用自己的特长,通过更信息化、更智慧的手段将居委的各项职能工作都串联了起来,大大提升了居委的工作效率,而看到小区的数据越来越好,“表哥”也表示自己的努力非常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