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们要分别去三个点把居民们网购的东西集中到一起,再像往常一样分配好送到大楼去。”自武进大楼实施封控措施以来,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中州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晗每天下午都要布置安排这样一个任务,那就是为大楼内的居民们运送当天网购送来的物资。“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作为居委干部,这是我们的分内事。”王晗这样讲到。
每天都要“负重”转运
“每天转运居民们网购的物资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因为封控来得突然,大家没有时间做好准备,所以网购几乎成为了唯一的采购方式。”王晗表示,居民们通过网购解决了生活物资的问题,但如何拿到快递来的东西成为了问题,为此她和居委干部们决定每天定时为大家进行统一转运。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居民们的网购量大,有时一次转运要跑好几次,每个居委干部都会累得汗流浃背。“有的居民之前是不在家做饭的,这次遇到封控不得不在家做饭,所以会买很多厨房用具和米面粮油,这些东西都是很重的,但居委干部们从来没有抱怨过。”
中州居委会的居委干部们都是年轻女性,并没有很好的体力,但封控期间的转运大家从未懈怠过,体现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工作精神。对于大家每天的默默奉献,王晗都记在心里,由于居委干部们每天尽心尽力地为居民们把东西转运到位,在封控的日子里,武进大楼居民们的生活一直平稳如常。
互相帮助 老党员来支援
网购虽然可以解决居民的物质需求,但一开始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因为住在武进大楼内的不少老人都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平时都是出门到实体店买菜,网购对他们而言非常陌生。为此居委干部们主动请左邻右舍的其他居民们对这些老人进行“邻里结对帮助”,让会使用网购的居民们每天买好需要帮助的老人们的物资,再统一开列清单,便于居委干部们从分拣包装后送到大楼下,然后再由居民们分别领取。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解决了部分老人的实际困难,也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情感。
除了居委干部们的辛勤付出,还有一些志愿者们也参与到了封控工作中做出了无私的奉献,老党员武元英就是其中的代表,她是一位退休的居委干部,在职期间就在中州居民区工作,对武进大楼的情况也很熟悉。了解到大楼被采取了封控措施后,她马上从位于郊区的家中赶来,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每天帮助居委会开展各种工作的同时,她还成为了武进大楼居民们的心理调解员和情况解说员,因为楼内很多居民都信任武元英,这让封控工作的开展过程变得顺畅轻松了一些。此外武元英还承担了为居民们配药的工作,每次配药前武元英都要收集好每一户有需要的居民的社保卡和病历本,再花上几个小时排队配药,送回武进大楼下,看着居民清楚认领自己的药品之后才放心离开。
武元英表示,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回到居民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是她身为一名老党员应该做的,为大家无私奉献的人有很多,她也想成为其中的一员,发挥自己的余热。
把80张登记码带上16层大楼
核酸检测是封控措施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要做好这项工作却并不容易。因为进行检测需要扫描“核酸检测服务登记码”,这张登记码需要通过智能手机操作来生成,但在武进大楼内有80位老人不会操作智能手机,也就无法生成登记码。为了解决这一在核酸检测时会遇到的问题,王晗和居委干部们在检测的前一天就通过用自己的手机来操作生成了这些老人们的登记码,打印出来的同时标注好登记码所属的门牌号。居委干部带着这些纸质的登记码从大楼的顶楼开始逐门逐户地敲门发放,做到在开始检测前,每一位居民都事先准备好了登记码,从而提高核酸检测的效率。在居委干部们的精心准备下,武进大楼的每一次核酸检测都得以顺利进行,而这些拿着纸质登记码的居民如果需要检测报告,居委干部们则会再次打印出来后送到每家每户。
在武进大楼被封控的日子里,每天都有居委干部值守在大楼对面,如果有居民临时有特殊需求就会马上帮助他们。“封控期间,居民们总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看到我们一直守在附近,不仅可以第一时间帮助他们,也能给他们一种安全感,虽然辛苦,但我们都觉得这很值得。”王晗和她的同事们用她们的坚守与付出让武进大楼的居民们平稳地度过了这段被封控的特殊日子,即使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她们都无怨无悔,只要居民们有需要,她们愿意一如既往地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