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五周年,也是虹口区启动“大思政课”重点试验区建设的第二年。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推进虹口深厚的“文化三地”底蕴与学校“大思政”建设的紧密融合,展现虹口思政育人的“大课堂”“大先生”特色,3月22日下午,由虹口区教育局、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虹口区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凝聚奋进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虹口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展示交流活动在复兴高级中学举行。
市教卫工作党委原副书记、市教委原副主任、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组长高德毅,市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周增为,市教委德育处二级调研员江伟鸣、市教卫工作党委宣传处副处长张晓飞、市教委人事处副处长沈燕,虹口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王磊,虹口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教育局局长孙磊等出席了活动。
虹口教育坚持以文化引领学校大思政课工作,不断推进深厚的“文化三地”底蕴与学校“大思政”建设的紧密融合,坚持文化引领,以文聚力、以文化人、以文培元,厚植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探索虹口区“大思政课”工作的独特丰富性和实践创新性,争创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文化实践地“虹口样本”。
活动中,虹口高级中学就“中学生走近人大”项目作经验交流。通过寻访和实践的沉浸式体验,让孩子们亲身去经历、切实在社会大课堂中感受,让教育自然地发生、让孩子们获得真情实感。
现场,区教育局联动区人大、文旅等单位和资源,启动新一季“探寻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之旅”特色项目。
同时,虹口教育与四川北路街道、江湾镇街道合作建立“虹口教育红色文化育人实践基地”“虹口教育传统文化育人实践基地”,深度挖掘社区所蕴含的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底蕴,给学生、学校提供与社区全方位、深层次合作的平台,并围绕“六个一百”虹口机制,逐渐形成“一街道一特色”,引导学生涵养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培养社会担当。
王磊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虹口教育要善于将“文化三地”优势转化为教育优势,将党组织的政治资源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提升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效能,坚持以文化人,善用“大资源”、实现启智润心,搭建“大平台”、汇聚育人合力,扎实推进虹口“大思政课”建设。
“在活字重组活动后,由古文导入,借助时间轴的探究,让学生理解了造纸术和印刷的发明与传播加速了文化繁荣。” 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教师赵振华介绍的《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教学设计中,通过不断迭代完善,把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与发展巧妙地呈现给满怀好奇的小学生,启发他们充分领略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从小涵养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
曲阳二中教师蔡云霏在《社区“幸福之旅”》一课中,带领逐渐成熟的初中生走进熟悉的曲阳新村,看民生、听民意,了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生活。
复兴高级中学教师李肖铜执教的《中华文化的精神伟力》一课,通过杭州亚运会上出现的中国元素,引导即将成年的高中生深刻思考国家文化软实力,自觉担负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文化使命。
当天的教学展示环节中,三所学校思政教师围绕“坚定走在文化自信的路上”,通过案例分享与教学展示,生动诠释了虹口思政课堂的新样态,方法上重启发,形式上融实践,内容上接地气,虹口思政课堂正通过这样多元的全新样态让青少年学生喜欢上思政课。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五年前,虹口两位思政教师陈明青、王莉韵参加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陈明青还在会上作了主题发言。
当天,高中思政学科正高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陈明青和来自区三中心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赵振华,对话交流了五年来他们专业成长的心路历程。
五年来,虹口教育在师德、师风、师能方面狠下功夫,推进全体思政教师“团队共进计划”、骨干教师“名师引领计划”、后备人才培养“梯队成长计划”等,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成长发展体系,建强以思政课教师、班主任等为主体的德育骨干队伍。
现场表彰了一批在区“大思政课”建设中出现的典型人物。这其中既有致力“思政耕耘、薪火相传”的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思政教师王娅、探索“思政引航、科教融合”中州路一小思政教师蔡樱羽,也有善于“家校共育、呵护心灵”的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初级中学心理教师陈元捷、带领学生从校内走向“馆校合作、对话党史”的红旗小学英语教师姜佳韵,还有引导西藏生“以史为线、民族团结”的复兴高级中学思政教师吴培超、“善于启发、乐于实践”的援滇教师张庆学等等。
当天,同时举行了根据获奖典型人物故事制作的《心中有梦 眼里有光》“大思政课”微电影的首映仪式。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鲜活的育人故事通过微电影的形式与师生们见面,一个个小细节塑造、小篇幅呈现的故事,呈现了不同教师成长的进阶,也反映出青少年学生心目中对“大先生”的一种理解。
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虹口将继续聚焦铸魂育人这一核心,持续加强“文化引领学校大思政工作”,让“大先生”与“大课堂”的相互滋养、“大格局”与“大平台”的相互辉映,“出人、出课、出校、出故事、出制度”的建设目标正在虹口这片“文化三地”上转化为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