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五卅运动召开100周年,也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上海市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为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党领导的百年工人运动走过的光辉历程,5月25日下午,“从中共四大到五卅运动——虹口区纪念五卅运动100周年座谈会”在中共四大纪念馆举行。
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王旭杰,虹口区委副书记姜爱锋,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张立新,虹口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谢海龙等领导出席。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今上海虹口召开。这次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确定了加强党的领导、扩大党的组织、执行使党群众化的组织路线,进一步将党的工作深入到工人、农民、青年、妇女等广大群众中去。此后,群众运动迅猛发展,以五卅运动为标志的大革命高潮迅速到来。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动员了工人、学生、商人、市民、农民等社会各阶层,并从上海发展到全国各地,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怒潮,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五卅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为纪念“五卅”惨案殉难的烈士,1925年11月,由各马路商界联合会、全国学生联合总会、上海学生联合会和工界代表会组织丧葬筹备处决定购址建烈士墓。1926年5月29日奠基,1928年春竣工,于“五卅”惨案三周年之日举行落成典礼。令人遗憾的是,烈士墓被毁于日本侵华炮火。2022年10月,坐落于虹口区株洲路新同心路路口的五卅烈士纪念广场落成。纪念广场成为弘扬先烈精神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激励群众缅怀先烈、传承革命传统。
在中共四大纪念馆纪念五卅运动100周年,具有特殊的意义。五卅精神深深扎根在虹口的血脉中,修缮一新的五卅烈士纪念广场已成为弘扬先烈精神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虹口区将继续做好五卅运动的宣传研究工作,不断深挖党史理论富矿、完善红色遗址展陈、打造沉浸式教育场景、建好红色育人载体,进一步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让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强国复兴伟业的动力源泉,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在新征程上挺膺担当、砥砺前行。
座谈会上发布了虹口区纪念五卅运动10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主题行走线路。本次发布的红色工运主题行走线路共2条,由区委宣传部指导,区总工会与区委党校、区委党史办共同打造,其中“工运先锋”线路着眼过去,以中共四大遗址为起点,途经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赵世炎旧居、永安里周恩来早期革命活动旧址、汪寿华旧居、恒丰里上海区委机关旧址,最后聚焦在“五卅”烈士纪念广场;“时代号角”线路则放眼未来,以上海邮政总局为起点,途经上海大厦、礼查饭店周恩来避难处、耶松船厂旧址,最后汇合在赴法勤工俭学汇山码头出发地遗址。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邵雍发布虹口区纪念五卅运动10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联合课题组课题成果,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系统研究,挖掘中共四大对工人运动的规划起到的重要作用,阐释了中共四大与工人运动的内在关联,不仅使五卅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也为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提供了重要学术支撑和实践指引,为讲好党的诞生地故事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党史学会副会长徐光寿作了题为《五卅运动有力地促进了党的队伍发展壮大》的主旨发言,表示中共四大通过理论建构与组织部署为五卅运动提供了行动纲领和组织保障,而五卅运动则以大规模革命斗争实践验证并深化了中共四大的理论主张和建设成果。中共四大推动了五卅运动在上海的爆发,而五卅运动不仅淬炼了党的品质,发展了党的队伍,而且培养了党的干部,从而推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革命进入高潮阶段。
中共早期工人运动革命家俞秀松烈士后人,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名誉副会长、监事俞敏作了题为《俞秀松与中国工人运动》的主旨发言,从俞秀松与虹口厚生铁厂、俞秀松档案里有关工人运动的内容及俞秀松与五卅运动三方面深入剖析了俞秀松同志在中国工人运动中的重要贡献,生动展现了这位革命先驱者的奋斗历程与致力于“做一个有利于国、有利于民的东西南北人”的崇高品格,为当代弘扬红色基因提供了深刻启示。
上海工会干部管理学院博士李健以《五卅运动中诞生的上海总工会及经验启示》为题作主旨发言,回溯了上海总工会在四大精神的部署推动下,在五卅运动中应运而生并成为上海总指挥机关的光辉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总工会贯彻党中央相关部署,动员团结工人进行反帝斗争,在革命实践中救济罢工工人,为工人谋取幸福生活,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我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段奋斗历程生动诠释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彰显了工会组织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作用。时值上海总工会成立百年之际,做好上海工运史研究与宣传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现场还开展了圆桌对话。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二处处长、上海市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海勇,中共虹口区委讲师团成员、区委党史办一级调研员王佩军及两名基层优秀工人代表——新一届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嘉兴路派出所第三责任区警务队队长、二级警长陈梁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代表、上海市虹口区北外滩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赵甜甜参与对谈。
吴海勇回顾了中共中央组织领导五卅运动的历史,追溯五卅运动爆发成因,讲述五卅运动的经过,及中共中央从维护团结斗争到领导有组织的退却,通过中共中央在运动前期的周密准备、中期的灵活应变和后期的战略总结,彰显了早期共产党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革命品格。五卅运动更是成为了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五卅运动结束后,我党及时总结斗争经验,政治影响持续发力。
王佩军从五卅运动是落实中共四大会议精神的集中体现;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领导反帝爱国运动,不畏牺牲勇往直前死而后已;五卅烈士魂归虹口,五卅烈士墓在虹口几番建立,直至几年前建立五卅运动烈士纪念广场等角度出发,阐释了虹口人对五卅运动烈士精神的传承弘扬。
陈梁顺分享了他作为基层民警,扎根基层一线,以帮扶青少年健康成长为支点,“用心用情守护一方平安,情暖万家灯火”的心路历程;介绍了其将“新时代枫桥经验”与“三所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相结合,推动辖区警情下降,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同时,他也讲述了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的具体事例,在重大任务中冲锋在前,充分展现了劳模精神,号召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
赵甜甜表示,五卅运动的历史启示我们: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事业发展的根本根基。作为上海白玉兰广场这幢北外滩标志性楼宇的楼宇工会副主席、党群服务站的负责同志,她认为只有在思想上“用功”,强化政治引领;在理念上“用心”,聚焦群众实需求;在服务上用“情”,做强品牌项目,才能更好地扎根服务群众。而楼宇工会也将把五卅运动中工人阶级的团结精神融入北外滩楼宇工会组织建设、阵地建设和各项服务中,厚植群众基础沃土,推动区域营商环境优化,协同合作推动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