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交大校史馆,与满墙的院士邂逅;看戴敦邦图释唐代诗歌展,找出农业与环境的诗句;来到交大浦江低碳农业试验基地,学习低碳农业知识……日前,来自虹口区13所中小学的65组家庭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参加“跟着劳模去学农”家庭行活动,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
据悉,“跟着劳模去学农”家庭行由虹口区教育局、虹口区教育学院、虹口区学校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办,增爱公益基金会资助,虹口劳模工坊承办,得到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的大力支持。
当天,“跟着劳模去学农”家庭行启动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市教委校外联和关工委、虹口区教育局、虹口区教育学院、虹口区劳模工坊相关负责人为十三所学校赠书、为八个劳模工坊学农基地授牌。
活动中,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参观交大校史馆、看戴敦邦图释唐代诗歌展;走近交大浦江低碳农业试验基地,在“上海建筑可阅读宣传大使”周培元教授的带领下,大家领略了东方园艺之美;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现代农业工程训练中心主任马晓平与初中组的孩子和家长一起探究易拉宝的奥秘,讲述低碳农业知识、中国碳达峰及碳中和的目标,满满的知识含量让家长和孩子烧脑。
现场还有动手实践环节。
初中组的家长和孩子在劳模“青菜姑娘”陆奕的带领下进行蔬菜育种实践,同学们发现冬季市民饭桌上最常见的“上海青”竟有农业人的坚守,每一份工作都是不易的,劳模的精神在这里闪光。
“我们的餐桌上有着那么丰富的食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以后要更加珍惜食物。”
活动中,来自虹口实验学校的一位学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小学组的家长和孩子们进行牡丹花的浇灌,原本四月开花的牡丹在农业科技的运作下,在元旦、春节大放异彩,为传统节日增添喜庆的色彩。
家长与孩子一起参观、一起探究、一起完成亲子学习单,一天的活动在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的亲子研学任务单中结束,满满的知识含量,深深的爱国情怀,浓浓的亲情留在了孩子的心田。
“这样的研学活动,不仅拓宽了孩子的视野和知识面,而且在交大校园里,感受高校的氛围,这对孩子也是一种熏陶和激励。另外,今天是亲子研学,在一个个项目中,我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交流更融洽更紧密了,这是和日常生活不同的体验,非常棒!”
广灵路小学三(6)班学生龚宸的妈妈有感而发地说道。
虹口区教育局表示,开展“跟着劳模去学农”家庭行亲子研学,目的是在活动中育德,在劳动中健心,在陪伴中增情;努力实现“校、家、社”的良好联结,开启新时代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局面,同时也希望对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研学”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当天的亲子研学活动是“跟着劳模去学农”家庭行系列活动的开始。虹口区教育学院介绍,后续虹口区学校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联合虹口劳模工坊,将面向全区中小幼学校的学生家庭推出更多有特色的家庭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