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我的出生地,再次回到这里,看到熟悉的房屋、熟悉的面孔,一切对我来说都很亲切。” 5月17日,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国际咨询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84岁的索尼娅·穆尔伯格在发言时动容地说。
索尼娅出生在原上海犹太难民居住区,被称为“上海宝贝”,她把对上海的感情概括成两个字——感激。“我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也愿成为这段历史的传播者。”20多年来,索尼娅一直致力于整理研究上海犹太难民名单的工作,她始终和原上海犹太难民及其家人保持联系,寻访上海犹太难民的信息。截至2023年3月,她整理的上海犹太难民名单上的名字已达19730个,目前名字还在不断增加中。
2019年10月23日,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国际咨询委员会的成立,扩大了纪念馆的智囊团和朋友圈。委员们积极为纪念馆的扩建建言献策,助力纪念馆研究、保存并传播犹太难民在上海的历史。目前,扩建后的纪念馆展陈面积达到2000余平方米,是原来的10倍,通过近一千件(组)珍贵文物史料,以及160余个鲜活的人物故事生动呈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犹太难民与当地中国居民和谐相处、共渡难关的历史。随着纪念馆的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也逐步提升,这里已成为相关领域国际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的前沿平台之一。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为进一步加深国际交往、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凝聚各方资源,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今天,我们举行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国际咨询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希望专家学者们继续为犹太馆的发展出谋划策,也希望凝聚世界智慧,使得这个独特的中国故事更广为人知!”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在发言时说。
会上,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屠杀纪念馆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表示,将加强合作,共同研究。据悉,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展陈内容将融入到美国佛罗里达大屠杀纪念馆的固定展中。未来两馆将在共同研究、内容开发、巡展传播方面加深合作。
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强、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傅继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原院长、纪念馆国际咨询委员会主席杨洁勉、上海东方卫视主持人曹可凡、美国佛罗里达大屠杀纪念馆创始馆长Paul Martin、美中公共事务协会会长滕绍骏、纪念馆国际咨询委员会副主席管维镛出席会议。20余位嘉宾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上海犹太难民馆的国际推广与传播” “上海犹太难民馆在国际青年中的影响力提升” “寻访和凝聚犹太后裔·共同传播这段历史” 等主题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