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将“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作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难以按时接孩子放学问题的重要举措,作为学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在原先开展“快乐30分”拓展活动和看护服务的基础上,2021年新学期第一天,全区所有公民办小学均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进一步回应学生意愿和家长需求,持续提升校内课后服务质量。
多彩活动,让快乐延续
虹口区第二中心小学根据市、区工作要求,每天下午放学后,面向有意愿留校参加课外活动和晚托的学生,提供免费、优质、丰富多样的校内课后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缓解家长按时接孩子放学难的问题。
根据防疫工作要求,当前学校主要提供以班级为单位的校内课后服务。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南针计划”、非遗文化项目等资源引入课后服务,开设传统文化类、艺术表演类、学科文化类、运动健身类四大类,包含古筝、茶艺、篆刻、民乐、书法、卡魅工坊、创意吸管、魔方、扯铃、击剑、网球、体姿训练等25项活动内容供学生选择。教师既可指导学生在校完成作业,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当天消化、巩固所学,更可充分利用学校创新实验室等各具特色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获,丰富自身成长经历,发展个性特长。
承担学校责任,回应社会需求
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积淀的百年老校,“三个一切”的办学理念和“大爱精神”始终是全校师生行动的共同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学校积极响应市级工作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以“课后晚托班+社团活动”为形式的校内课后服务,承担“服务成长”的学校责任,回应社会民生对学校的需求。
学校要求教师指导孩子在课后服务时间段完成语、数、英学科书面作业,其他学科作业一般随堂完成。同时,组织开展不同作业类型的设计探索,通过实践性作业、弹性作业为不同学力的学生提供选择空间。学校还在原有社团活动基础上,通过内挖潜力、外引资源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舞蹈、戏曲、排球、机器人、管乐、五子棋、围棋、羽毛球、合唱、表演等拓展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特长发展需求。
学校每天安排教师参与到服务与管理中,确保服务效度和安全,努力追求校内课后服务的内容丰富、种类多样、普惠广泛。
呵护童心,彰显教育温度
虹口区外国语第一小学认真贯彻市、区的相关精神,为孩子免费提供到下午6:00的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期间,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分两个阶段开展服务。第一阶段为放学后至下午4:30,根据家长和学生需求,主要以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和实施丰富多彩的拓展活动为主。在教室里,能看到孩子们安静、自主地完成作业,老师们适时提供指导和答疑,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拓展活动有沪语童谣、书香阅读、心灵驿站、电影音效的诞生、音乐家的故事、力翰科学、阿卡贝拉、花样跳绳等,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参加。
第二阶段为下午4:30至6:00,向确有需求的学生免费提供延长看护服务。此段时间由学校老师负责看护,行政护导进行值班,以确保学生安全。下午4:30后,需参加延时看护的学生,由老师送到看护教室并一一点名。学生在教室里或完成作业,或阅读书籍,或画画等,孩子们在这里静心阅读、伙伴交往,学校已然成了他们留恋的第二个家。看护结束后,有序组织学生排队离校,保证每一位学生一对一被家长接走。
学校将不断完善校内课后服务的长效机制,把有温度的教育落到实处,让家长满意,让学生高兴,让社会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