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齐传彬)
图为架空线拆除现场。 齐传彬摄
每逢深秋时节,“银杏金光大道”四平路都会有不少市民游客慕名前来拍照,留住那一抹浓浓的秋韵。不同的是,今年四平路将首次以动人的“素颜”迎接各方宾客。日前,四平路—吴淞路(新港路—海宁路)架空线入地工程顺利完成电力架空线割接和入地工作。
据了解,四平路—吴淞路(新港路—海宁路)架空线入地工程总里程数约2.3公里,是本市架空线入地试点项目之一,也是本区迎进博会“工字形”保障区域的骨干道路。由于道路沿线土层地质条件较差、管道风险隐患突出、管位情况复杂,且涉及两座过河桥梁和两个地铁站站点,在该道路沿线施工,无异于为跳动的“心脏”做手术。
据市区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今年3月开工起,公司技术人员数十次踏勘现场,详细核实每一条电线、每一根电杆、每一个分支箱的位置和走向,精心规划排管线路,并为新的电力设备寻找合适的安装位置。但由于沿线商务楼宇林立、居民住宅小区众多、地下管道错综复杂,施工队伍在开挖排管时,常常挖着挖着就遇到了燃气管、污水管等“拦路虎”,原定的施工计划被中途叫停。
基于此,作为架空线入地工程牵头部门的区建管委积极组织市区电力公司、相关管道的管理部门现场沟通协调,通过管位并排、移位等方式,因地制宜,争取找到最佳的排管线路。据统计,整个电力架空线入地工程累计新建排管约3.65公里、拆除电力架空线7.4公里、新建3座配电站和6台箱式变压器。
电力架空线入地工程施工周期长、涉及居民住宅小区多,如何获取沿线居民的理解与支持?早在施工初期,区建管委就牵头市区供电公司、市信息管线公司、沿线相关街道和居委会等,在四平路—吴淞路(新港路—海宁路)架空线入地工程项目部成立了联合党支部,通过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的形式,一起全面梳理分析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第一时间研究制定相关解决方案。
作为上海城市规划“三纵三横”骨干路网中的“东纵”大动脉,四平路—吴淞路的交通功能不言而喻。据介绍,市、区交警部门在开工前就多次会同区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对施工任务、各方需求、配套措施等多方面进行统筹,制定了详细的交通组织方案,并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同时,在各施工点位加派警力,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区建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距进博会召开仅剩二十余天,本区迎进博会“工字形”保障区域内的各项工程已进入全面收尾阶段。接下来,区建管委将继续在架空线入地这项民心工程中做表率、创佳绩,切实为市民打造通透无暇的城市天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