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楠)
9月26日,一台以“红色经典青春诵”为主题的朗诵剧,在安福路话剧艺术中心精彩上演。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朗诵剧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指导下完成,演员全部是来自虹口各个行业的“85后”青年,作品则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先进文人居住在虹口期间写成的红色文艺经典。
据了解,虹口是上海“党的诞生地”重要区域之一,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8周年,传承虹口红色文脉,虹口在全区组织开展了“红色经典青春诵”主题活动,自8月中旬启动后,吸引千余家团青组织参与,收集诵读作品1119个,参与人数达1300余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虹口以其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吸引和聚集了一大批革命志士、文化名人,如鲁迅、郭沫若、瞿秋白、殷夫、丁玲、田汉等先后居住在虹口,他们在前赴后继的奋斗中,孕育出了红色文艺的高地,创作出《为了忘却的纪念》《春蚕》《五月》《诗歌的宣言》等一大批经典诗文。时至今日,虹口依旧留存着这些文化名人的故居和印记。开展“红色经典青春诵”主题活动,旨在让当代青年真实感受历史,让他们透过一一篇篇不朽的诗文,追寻属于虹口的那些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
本次选出的12位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医院的年轻护士,有世界知名银行的职员,有专业的纪念馆讲解员,也有平时行走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城管执法大队的执法员,还有人偶工作室原型设计师。他们都是生活和工作在虹口、对红色文化充满激情的“85后”青年。
在舞台上深情诵读瞿秋白名著《一种云》的两位朗诵者陈怡君和徐晓凤,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在此之前互不相识。一个是汇丰银行中国总部的优秀青年,一个是奋战在护理一线的建工医院年轻护士。陈怡君说,他出生在四川北路第四人民医院,长于嘉兴路街道石库门里弄,在溧阳路花园洋房度过了幼儿园和小学时代,在武进路虹口中学留下了人生中最美好的花季年华。每当漫步于多伦路、四川路或山阴路,他总会想起八十多年前那群胸怀理想信念的左翼作家曾在这里用他们的笔同不公正的社会制度作斗争,为人民呐喊请命。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他希望这代人也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徐晓凤则说,帮助无数病患与病魔抗争,使她更贴近生命,也让她对眼前的美好倍加珍惜,她想用热情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本次活动开展至今的发展速度超乎主办方的想象。自8月中旬正式发动,不少团组织和青年组织开始自己的预赛,组成了诵读小组,很多单位、公司、组织在公众号上推出了红色诵读系列,红色诗文不断被刷屏,有些组织把寻找红色诗文当成了一项有意义的活动,最终收到的1119个音频,累计长度达到6000余分钟。话剧艺术中心的闻小炜是本次活动的导演,他表示,话剧艺术中心近年来也一直在推进公益戏剧的推广,但像这样用红色诗文组成的朗诵剧,全部由非专业的人员演出还是首次。这种用时间主线展现战火岁月先进文人对祖国自由解放的奔走,用诗文对话展现先进文人之间的思想对冲和深刻理解的形式,可能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口味。近期,这些红色文艺经典作品还将汇编成集,成为虹口广大学生和市民的修身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