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嵇丽娜)
“我考上大学了。”8月11日下午,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办公室内,小易(化名)在居委干部的陪同下,向在座的工程师们鞠了一躬。两年多来,这里有如他的第二个家,工程师们亦师亦友,无偿为他辅导功课,终于圆了小易的大学梦。
今年,小易以高分考入了上海商学院金融学专业。昨天,他回到设计院,向所有帮助过他的人,道一声最诚挚的感谢。看着曾经羞涩腼腆的少年自信的脸庞,工程师们脸上满是欣慰。
高一那年,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打破了小易平静的生活。母亲不幸患上尿毒症,父亲弃家出走……小易一个人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洗衣做饭、照顾妈妈,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原本就很内向的他,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母亲看在眼里,既自责又无奈。
居委干部每次上门慰问,母亲总是坚强地说,身体的病痛和生活的困难,自己都能克服,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儿子的学业,“我不能再耽误他了,希望他接受好的教育,将来能有出息。”然而,按照现在的行情,一节补习课动辄上百,哪是这个家庭可以负担的。
“我们帮你想想办法。”江湾镇街道欣逸居委干部决心帮他们一把。当时,恰逢街道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欣逸居委和社区单位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开展了一系列共建活动,“能在设计院工作的都是高材生,能否为小易开个小灶?”书记章建欣的想法很快得到了设计院的支持。
“初见小易觉得他很内向,话虽不多,却显示了这个年龄段孩子少有的稳重和谦卑,也很有进取心,”工程师谢玮和同事们很快喜欢上了这个孩子。6名团员青年根据擅长的学科分工,制定课表,每周五下班后利用业余时间为小易补习。就这样,风雨无阻坚持了两年多,直到小易踏上高考考场。
两年多的补习,不仅让小易学业进步,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脸上多了笑容。考上大学后,小易表示自己已经成年,可以勤工俭学,主动向居委提出不再接受帮困救助, “我和妈妈会越来越好,把帮困金留给更有需要的家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