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凯立(下称凯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功获得了在澳大利亚和欧洲的两个境外专利技术项目,标志着本区企业在境外专利申请项目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记者了解到,凯立境外专利技术项目是2011年度本区77家企业171个申报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项目之一。凯立以其独特的技术项目,成为本区三家获批资金数超过10万的企业中的一员。
凯立是一家依靠自主发明高科技实用型专利的企业。2006年就申请到中国鱼线轮的双齿轮驱动机构专利,2008年开始申请国际专利。直到近期,取得了此项专利的欧洲和澳大利亚的授权书。该项专利技术解决了在小容量钓鱼摇轮上使用高强度新型鱼线易磨损问题,因此获得了欧洲市场的青睐。
“小企业海外开拓资金给予支持对于我们来说是雪中送炭”,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国外申请专利,每一个国家花费的时间周期非常长,短则两年,长则三四年,费用的投入和专利转化为经济效益都是非常漫长的过程,所以需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作为本区贯彻上海市对中小企业的一项扶持政策,区商务委去年以来继续加大对开拓资金的审批力度,通过初审,然后落实的金额为244.87万元。从项目数量来看,初审通过最多的项目为境外市场考察66个、境外展览会48个,分别占项目总数的38.60%和28.07%。从拨付资金来看,获得扶持资金最多的是境外展览会项目获批87.22万元,境外市场考察项目获批65.91万元,分别占资金总额的35.62%和26.91%。从企业性质来看,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企业有6家,国有企业有5家,私营企业有66家,分别占企业总数的7.8%、6.5%和85.7%。
接下来,区商务委将结合本区外贸企业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外贸企业、成长型进口企业、微小型外贸企业的分类指导和扶持工作,积极推动外贸企业“走出去”、“引进来”。
晓 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