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市水务局获悉,上海水务信息化系统被专家誉为城市防汛工作的最新防线,和海塘堤防、黄浦江防汛墙、城市排水管网等同列。今年“森拉克”台风袭击上海时,黄浦公园的潮位曾高达5.33米,但是由于防汛信息系统的高效协同智能化工作,泵站、河闸提前做好准备,市区的损失被降到了最低程度。目前上海水情预报准确率达到了98%。
上海防汛信息中心的机房是上海“信息防汛墙”的核心。记者在这里看到,电脑屏幕上展示的是一幅上海全境的地图,这张电子地图上显示着全市6400平方公里81个水情观测点的位置和实时水情信息。这81个监测点目前都实现了信息的自动采集,每隔5分钟就会通过网络向中心机房传回水位、雨量、风速、风向等信息。
电子地图不仅是眼睛,更是大脑。过去往往在灾害发生后才能采取措施,但由于电子地图集成了各种地理信息,计算机能预测市区任何一处的积水状况和过程,估算损失,彻底变过去防汛的被动为主动。
防汛信息中心的机房隔壁是一间大会议室,每到汛期关键时刻,市领导常坐镇于此。同时,通过内部网,信息系统向市各级防汛部门提供信息和分析,把全市的防汛工作“网”在一起统一调配。
摘自上海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