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的平台特征及风险理解
主讲嘉宾 汪镭
同济大学电信学院教授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
2022年11月30日,ChatGPT发布问世,标志着人工智能对话时代的崭新开始。ChatGPT有哪些独特的能力?如何改变我们的社交方式?是否威胁到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如何助力政府提高公共管理和服务效率?对未来的就业市场有何影响?其中的技术需求和社会挑战究竟是什么?最重要的问题是,网络系统运行平台上的国界在哪里?本期讲座,人工智能专家汪镭将和大家探讨ChatGPT将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活动详情】
时 间:10月28日(周六)10:00
地 点:虹口区图书馆曲阳分馆四楼数字电影厅(曲阳路574号)
主 办:虹口区委宣传部
虹口区科学技术协会
虹口区图书馆
【现场参与】
识别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提交报名表即为报名成功(名额有限,报满即止)
NO.1 讲座内容
ChatGPT是一种大型语言模型,由美国科技巨头OpenAI开发,自2022年底公开测试以来,已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热议和讨论。ChatGPT通过大量的文本数据训练,学会了生成人类语言的本领。与以往的AI模型不同,ChatGPT在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上表现出了惊人的能力。它不仅可以回答直接的问题,还可以进行推理、理解上下文,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展现出人类的情感理解和共情能力。
ChatGPT的强大之处在于它的对话能力。它能够根据用户提出的问题或需求,提供具有逻辑清晰、表达准确的回答。此外,ChatGPT还能进行连续对话,即在一个会话中,它可以理解和回应用户的一系列问题或反馈。这种对话能力为用户提供了更自然、更流畅的信息获取和交流体验。
ChatGPT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除了作为聊天机器人,它还可以用于智能客服、智能助手、教育辅导、情感分析等多个领域。例如,在教育领域,ChatGPT可以帮助教师辅助学生完成作业、提供学习建议,甚至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制定。
当然,作为一种新兴技术,ChatGPT也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例如,由于它的大部分训练数据来自互联网,因此可能存在数据偏见和信息误导的问题。此外,由于ChatGPT的强大生成能力,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其生成内容真实性和可靠性的担忧。本期讲座,汪镭教授将聚焦ChatGPT对个人、社会体系、国家发展及管理、人类世界的发展以及其中的技术需求和社会挑战等问题,最重要的是和大家探讨网络系统运行平台上的国界在哪里?
NO.2 嘉宾简介
汪镭,同济大学电信学院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秘书长,上海思维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NO.3 延伸阅读
《人工智能——源自・挑战・服务人类》
作者:陈万米,汪镭,徐萍,司呈勇
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索书号:TP18/7219
本书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把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问题,包括人机对话(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理解)、机器智能感知与模式识别、机器视觉(图像信息获取与处理)、专家系统与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机器得到进步的途径),大数据与云计算的结合、正在兴起的智能家居、智能城市与智能医疗以及机器人世界杯(人工智能检验平台之一)等,以科普的形式展现给各位读者,带领读者深入到人工智能的内核,了解我们生活中的人工智能的相关例子,以便让读者关心人工智能的发展,或有机会可以从事与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工作与学习,共同参与并发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