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在我国是八大匠之首,在传统技艺中有着最重要的地位。而中国传统木工技艺总少不了说到榫卯结构,我国现今发现最早的榫卯结构是距今7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遗址中干栏式建筑就使用了榫卯结构。本课程共12次课24课时,主要学习鲁班锁和小木凳的制作。学员参加本课程的学习,将会具体了解到榫卯结构的优美之处,感叹中国传统木工巧夺天工的匠心,并通过实践制作木制榫卯结构的鲁班锁和小木凳,认识并熟悉中国传统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授课老师简介
何又圣老师是中国传统婚俗木制品技艺非遗传承人,从小就跟家人学习木工技艺,其曾祖原是清宫御用木匠,后回乡开设何木堂,何又圣老师是家中第四代。2018年何老师成功申报为虹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婚俗木制品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同年获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手造大使”称号。2019年作品“小叶紫檀明式圈椅”,在上海市民百名手工艺达人赛中获得达人奖,同年12月,作品“明式方桌配四条长凳”应邀到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参加“世界城市日”展出。2021年为祝贺建党百年,历时三个月、用红木制作出100厘米长的南湖红船船模,被新华社媒体报道,获赞超百万。
上课时间安排
2022年10月12日-12月28日 每周三上午9:00--10:30
上课形式
微信学习群+录播
课程内容
报名通道
扫以下二维码进入学习群,7天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