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和天气预警的发展与现状
主讲嘉宾 徐明
上海市气象局宣传科普与教育中心
提到极端天气事件,很多人会想起去年河南省遭遇的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它导致的洪涝灾害共造成1478.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98人,直接经济损失1200.6亿元。中国气象局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气候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强发、广发、并发。全国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最高,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全国共出现36次区域性暴雨过程,47次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
【直播时间】
3月19日(周六)14:00
【主办单位】
虹口区委宣传部
虹口区科学技术协会
虹口区图书馆
【参与方式】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观看直播
讲座内容
从古至今,人类对天气预测极为重视。因为天气的变化,特别是冷热阴晴、刮风下雨等对人类的衣食住行,甚至生存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从远古占卜天气的记载到今天的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世界各国人民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对天气的变化进行观测,并摸索出一定的规律。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和经济发展空前繁荣,与此同时,由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却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强烈,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2022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早预警、早行动”,强调“水文气象信息,助力防灾减灾”的重要意义。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出预警,做好准备,采取行动,可以拯救许多生命,为人们的正常生活、生计提供保障。
本期讲座,徐明博士将为广大市民介绍现代天气预报的由来,教大家读懂天气预报和天气预警信息的方法以及市民对天气预警的响应策略。
嘉宾简介
徐明,副研究员,大气科学博士,上海市气象局宣传科普与教育中心员工。长期从事气象科研和业务工作,主持和参加过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文章四十余篇。
参与过国内外多个媒体的科普活动(包括:BBC、CCTV、凤凰卫视、STV、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文汇报、新民晚报等),在“科学画报”上发表了“气象课程”系列文章,给全市十几所中小学进行过气象科普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