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囊最初是由佩囊发展而来的。佩囊是古人用来盛放零星细物的小布兜。古人衣服上没有口袋,一些随身携带的必需品,如印章、凭证、钥匙、手巾、钱币、珠宝等,多贮放于这种囊内,外出时则将其佩于腰间,故谓之“佩囊”,又称“荷囊”。香囊即属于佩囊的一种,因囊中盛放香料而得名,又称香包、香缨、香袋、香球、佩帏、荷包等。在春秋战国时期,香囊已经开始作为日常搭配的饰物了。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离、辟芷、秋兰均为香草。纫,乃连缀之意。佩即佩帏,在这里既指香包,也含佩带之意。古人重视对香花香草的采集,把香料佩带在身上,让人与生活环境更加洁净、清香。所以人们时常把阴干的香草盛在精美的丝袋里,佩在身边,既可散发芬芳,又可作为饰物。
香囊是民俗文化的一种凝结,它也倾注和歌颂着世世代代的美好情感,一枚香囊,承载着华夏神魂,系着浓长的情谊。大家对香囊的喜爱,也意味着对传统佳节的日益重视。
▷非遗蜡染香囊制作 ◁
活动时间
2021年7月15日周四10:30
活动地点
四川北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海伦路505号6楼多功能厅)
活动报名
面向人群四川北路街道居民(小朋友优先)
注意事项
1.本次活动课程为线下活动,扫描下方工作人员二维码,留言“非遗蜡染香囊制作 +真实姓名+手机号”,收到工作人员回复即报名成功。
【名额有限,先报先得,每个账号仅限一份材料包】
2.您也可以下载文化云APP报名参与。
3.报名成功后,即可在活动当天前往参加活动。
4.如有问题,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