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来临,煤、火、电、气的使用量增多,一些不安全隐患会相应增加,很多生活小细节、出行小细节也出现在冬天的生活中,那么冬天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的呢?以下是为您带来的冬季安全注意事项:
一节三候,
各有讲究。
1
冬季生活注意事项:
1、冬季天气比较寒冷,外出时要保温防寒,保护皮肤不受冻伤,可随时摩擦双手和耳朵,适时垫脚、锻炼。
2、冬季室内也比较干燥,需要保持房间的通风与湿润。
3、冬寒穿衣较多,如果不注意穿着,更易感觉皮肤瘙痒。因此冬季应尽可能地选用纯棉、真丝之类不易产生静电的贴身衣物。
4、注意食物保健,防止皮肤干燥,平时不要因为渴了才喝水,每天定量地喝水,吃一些水分维C含量高的水果。
5、在冬天的时候,由于天气寒冷,身体的血管会发生收缩,心脏的血管也会发生收缩,心脏供血不好。老年人在冬天的时候,最好不要剧烈运动,因为在剧烈运动后,会导致心脏供血更加不足,老年人在冬季锻炼身体时,可以采用散步,骑自行车等无氧运动。
衣食住行,
顺应天时。
2
冬季出行注意事项:
1、保暖防滑。冬天外出时请注意保暖,如果遇到下雪或下雨天,请注意路滑。
2、注意交通。不管外出乘车不乘车,都要注意交通。
3、上坡扶住。外出时,要是有上坡路,或者上台阶时,如果两侧有扶手,则扶着走,如果没有,要小心,尽量稳住身子,可以向前倾一下,重心向前,不要向后。
4、带上电话。老人外出,一定要带上手机,这样,即使是有紧急的事情,也可以通过电话和家人联系。
5、注意水源。这是好多老年人容易忽略的地方,外出时,如果遇到有水源的地方,不要太靠近,更不要去玩水,否则会有溺水现象。
6、避开热闹。老年人外出,不要看热闹,即使是看,也要远远地,因为万一热闹出事了,如果腿脚不灵便,会逃跑不利,造成伤害。
7、注意休息。外出时间过长,也要注意休息,冬天的时候,尽量找阳光充足的地方休息。
饮食注意,
养肺润燥。
3
冬季防火注意事项:
1、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消防安全习惯。
2、老人在使用明火时,要有人在旁边,一旦人离开,要记得及时关火。
3、不要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避免火星引燃布料,同时也要注意抽完烟后要第一时间熄灭烟头,不要将带火星的烟头直接投入垃圾桶。
4、改掉收藏陋习,不要将易燃、可燃的物品收藏在室内,同时要保持家中的消防通道畅通,及时清扫楼道内的垃圾,以免造成疏散逃生通道堵塞。
5、定期检查燃气管道、清理灶台和烟道油污,灶台周围不存放易燃物。
6、家中要常备手电筒、灭火毯、灭火器等消防小器材,并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
7、如果发生火灾,不贪恋财物、不盲目救火,第一时间呼救和报警。
4
冬季预防煤气中毒注意事项:
1、冬季如果用煤炉取暖时,煤炉首先要装上烟筒,并检查煤炉和烟筒是否漏气,烟道有无堵塞,并根据当地风向确认排烟方向,以防灌倒风。
2、晚上睡觉时,不要堵上炉火的风门,屋内要设通风口,注意室内空气的流通。
3、刚生着的炉子,最容易产生一氧化碳,应及时打开窗户通风。
4、提高认识,增强安全意识。从预防做起,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如果不小心发生了煤气中毒,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迅速打开门窗,让病人离开中毒环境,安置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保持呼吸通畅。轻度中毒的病人症状很快消失,几个小时或1-2日内就可以完全恢复。
2、若病人出现神志不清以致昏迷者,除保持良好的通风外,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并及时将其送往医院救治。
5
冬季防盗注意事项:
1、老年人在家时间居多,要搞好邻居关系,彼此之间家庭成员要熟悉。邻里之间相互之间有个照应,这样也有利于减少被盗的几率。假如在您外出时,有可疑人或陌生人经常观望、敲门等,邻居也会帮您把好关,在必要时打110报警,所以人际交往是非常有必要的。
2、如果居住在低层,门窗一定要牢固,墙外不要有可攀爬、攀登的东西,如树木、砖墙等,也可在房门加上猫眼,或有条件的在门口加一个监控,这样有助于您了解门外人,要是不认识的人最好是关好门,形迹可疑者可以拨打110报警。
3、钱要放好,最好是存起来。老年人家里不要存放大量现金、首饰、存折和其他贵重物品,不要将存单、账号、密码等记在本子上。
4、对待陌生人要严防。对于一些莫名其妙的电话最好要警惕回答,可回答“要不让我儿子来接听电话”等。对上门维修、送货、送礼等身份不能肯定的人员,要查明其身份,尽量等子女回家后再接待。
夜晚睡卧,
不可贪凉。
外出锻炼,
要动静结合。
秋天气候宜人,是一年中难得锻炼身体的好季节。而白露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
据《黄帝内经》:“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生之道。”
虽然秋天比较适合户外运动,但白露季节选择运动项目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跳舞、爬山、游泳等。市民在进行以上运动锻炼的同时,还可配合一些“静功”,如呼气、闭目养神,做到动静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