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城管的身影就出现在梅陇镇的社区,这也是近两年在该镇出现的新现象。这些原本在城市街头巡逻的人,怎么会出现自家门口呢?原来,这是梅陇镇城管创新城市治理方式。自2015年以来,梅陇镇将基层执法与城市管理有效对接,推行出了“社区城管”的新举措。城管职能的“下沉再下沉”,使得社区的面貌和居民生活品质逐年提升。
“社区城管”执行起来,看似简单却也千头万绪,作为一名老城管的盛宇枫来说,做了那么多年的街头巡逻,进社区却还是头一回。“刚开始以为居民们不太能理解,但在执法过程中居民们还会帮着我一起讲道理。大家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最后他们都觉得不好意思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盛宇枫笑着说。在走街串巷中,他和社区居民、周边商家的物业公司也慢慢有了“交情”。
推进住宅小区执法闭环管理
“让城管回归社区,服务百姓”,这是梅陇城管执法中队中队长顾建平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对于不少居民来说,物业管理常常是小区中的“老大难”。如今,“城管进社区”的新模式增加了城管直接对物业的管理办法,使得社区相关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去年,梅陇镇城管中队执法队员发现伟业路高兴路口人行道上存在垃圾违规堆放。周边居民反映,垃圾堆放在该处已超过两日。该处属上海中城集团物业公司业务管辖范围,但直到执法队员发现该问题,当事人公司未对该情况作出任何说明。最终,城管中队按照流程对当事人进行了相关的行政处罚。
通过对物业服务企业处罚程序的打通,一方面完善了城管部门针对物业公司不作为、消极作为的应对措施,对以往物业公司两手一摊以没有处罚权而不尽管理义务的行为,有了有效抓手。对今后城管部门对物业服务企业的业务指导及工作督促,也有了很大保障。另一方面,通过职能部门对下游管理单位的有效制约,可以让物业服务企业更有效的发挥其应有的职责,对提高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大有帮助,而最终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小区内的居民百姓。
携手共治剪除社区顽疾
“历史遗留问题”,往往是社区治理道路上的拦路虎,人民群众心中的“隐痛”,给社会管理成效的提升带来了难以估量的负面效果。在盛源花园与莲盛花园两个小区围墙接壤的凹堂处,有个“历史悠久”的“门面”。这是小区初建时,一位赵姓热心人设立的自行车便民维修点。当时,但随着时间推移,这处维修点逐渐“变胖”,甚至摇身一变成了车行、饮食店。长期以来,两家“店面”经营中所产生的噪声、油烟和“鼠患”问题困扰着周边的居民。针对此“顽疾”,梅陇城管中队和罗阳六居居委共同行动起来坚定了拆除此处违法建筑的决心。
居委干部充分发挥自己人面熟的优势,协助城管执法中队联系开发商,并约谈该公司的办公室负责人了解情况,中队执法人员先后走访了周边的超市和电信公司,了解信息。经梳理,在确认其违法行为后,牵头兄弟部门一起先后对该处“店铺”实施了摘牌、对经营物品进行暂扣、限水限电的强制措施,使得该处违法建筑经营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在历经近两个月的前期工作以后,最终完成了拆除工作,存在了十几年的违章建筑变成了一堆瓦砾,矗立了十几年的违章建筑终于成为了历史。
莲花南路438号的两间违法建筑的拆除,赢得周边的百姓拍手称快,赞政府为老百姓做了一件实事。执法力度加强和执法成效的提升,使得社区的面貌和生活品质逐年提升,得到了社区居民热烈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