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举行海派文化传承与发展研讨会
9月13日,由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和虹口区政协共同主办,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上海石库门文化研究中心、海派文化中心和建投书局协办的“多元、开放、包容、创新——海派文化传承与发展研讨会”在北外滩建投书局举办。市政协副主席高小玫,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燕爽,市政协副秘书长齐全胜,区委书记吴信宝,区委副书记、区长曹立强,区政协主席管维镛等市、区领导,及上海市研究海派文化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研讨会由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冯小敏和市政协常委、上海广播电视台首席记者骆新主持。
研讨会上,市政协副主席高小玫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虹口区委区政府在海派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举办这次研讨会对于传承和发展海派文化的重要意义。高小玫副主席在讲话中深入阐释了海派文化的内涵、形成和特征,以及海派文化对于上海城市建设和弘扬上海城市精神的重要意义。她指出,虹口历史积淀深厚,坐拥文化软实力财富,对于传承和发展海派文化有责任和使命,也有开发获益的机会,希望虹口区委区政府积极创造环境、完善机制、创新思路,实现历史文化保护、文化资源开发、城市更新和居民利益保护的共赢,为海派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做出贡献。
中共上海虹口区委吴信宝记在致辞中代表中共虹口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对参加研讨会的领导、专家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希望以这次研讨会为契机,深入研究、挖掘和弘扬海派文化,努力走出一条文化强区的道路。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燕爽、市政协副秘书长齐全胜、虹口区区长曹立强等为《上海海派文化地图丛书》举行了启动仪式。虹口区政协管维镛主席向建投书局赠送了《上海海派文化地图丛书》和书画作品。
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史学会会长熊月之分别作了“我对海派文化的几点看法”和“移民人口与海派文化”的主旨演讲,从海派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海派文化的特色与内涵、海派文化与城市发展等方面阐释了海派文化的历史与传承。在访谈环节,专家们认为,虹口要深入挖掘、主动传承海派文化,早日将虹口建设成为开放多元的海派文化传承发展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部分摘自虹口政协网)
《犹太难民与上海》
外文精华版上线
9月28日,《犹太难民与上海》英语、德语和希伯莱语精华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会议中心上线。市政协外委会主任周海洋,区政协主席管维镛,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曹德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可,区政协副主席张强,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副所长王健等出席仪式。
仪式上,管维镛和刘可向上外赠送《犹太难民与上海》丛书及画册,与会嘉宾共同启动丛书及画册上线。
2015年,上海市政协对外友好委员会、虹口区政协会同上海公共外交协会、新民晚报社共同发起犹太难民与上海故事征集活动,整理编写了《海上方舟》《情牵虹口》《尘封往事》《上海记忆》等四本故事集和《海上明月——犹太人在上海画影》。同年,此套丛书和画册走进米兰世博会与法兰克福书展。
此次负责外文精华版上线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多语种外文网是上海语种最多的国际传播网站,浏览量位居上海同类网站前列。 (耿小彦)
虹口区积极推进文化配送活动
9月18日,“海派小品文脉虹口”周末剧场小品专场演出在区文化馆拉开帷幕。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可出席活动。
作为本区文化配送项目之一,此次演出集结了中国剧协上海(虹口)小戏小品基地创作的十多部佳作。这些作品均由国家一级编剧俞志清及他带领的创作团队原创。此外,演出现场还穿插歌舞、魔术等表演,并特邀国家一级演员、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表演艺术家王汝刚先生前来助阵,现场气氛热烈。
据介绍,文化配送活动旨在让广大市民享受到更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本区利用小戏小品创作基地的资源优势,策划小品专场,通过文化配送活动,让虹口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演艺大餐,并激励创作团队积极创作,弘扬海派文化。据悉,周末剧场小品专场计划年内在本区演出10场,有兴趣的市民可登陆“文化上海云”平台参与订票。 (耿小彦)
“红沙发”第三季人文
品读沙龙首场开讲
9月24日,“红沙发”第三季人文品读沙龙首场讲座在建投书局阅览室开讲,活动邀请知名学者鲍鹏山作为主讲嘉宾,为在场听众奉献了一堂以“中国人必读的经典”为主题的精彩讲座。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可出席。
鲍鹏山现为上海开放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活动中,他结合自己多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用幽默风趣、极具亲和力的语言,向在场听众解读了中国人必读的经典。
据悉,区委宣传部与上海江东书院推出的第三季人文品读沙龙,以“文化经典与中国梦想”为主题,设计了我的国、我的城、我的家三个维度,囊括四场精彩活动,分别为中国人必读的经典;大师归来:从文化码头到文化源头;城市变迁:从提篮桥到北外滩;“诗和远方”离我们有多远。 (耿小彦)
“跟着国旗看上海”主题展示活动举行
9月28日,虹口区“跟着国旗看上海”主题展示活动在中共四大纪念馆举行。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可出席。
展示活动以幻灯片的形式回顾了“跟着国旗看上海”主题寻访活动的开展情况,表彰了荣获优秀组织奖的学校。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长征胜利80周年,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提高先进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由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教育局携手举办的“跟着国旗看上海”主题寻访活动于今年7月1日正式启动。在历时两个月的活动中,全区24所学校的1万名中小学生参观了区内的15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15家区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在相应护照页盖章纪念。 (孙洁静)
北外滩将打造专业音乐剧剧院
9月28日,由上海实业集团与美国倪德伦环球娱乐有限公司合力打造的上实中心剧院(暂名)在北外滩东大名路正式奠基。2020年,一家专业上演音乐剧的剧院——上实中心剧院将在这里落成,借由包括音乐剧在内的各类文化、娱乐项目的强大号召力,成为上海新的城市文化地标。
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伟、总裁周军,区委副书记、区长曹立强,副区长钱元运出席奠基仪式。美国倪德伦环球娱乐有限公司总裁小罗伯特·倪德伦、上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唐钧致辞。与会领导共同为项目培土奠基。
将于4年后落成的上实中心剧院与百老汇颇有渊源,其所在地东大名路原名称就是百老汇路,而周边的上海大厦原名就是百老汇大厦,在历史上,这里也是上海“东方百老汇”的发源地。
作为全球最大的娱乐演出公司之一,倪德伦环球娱乐管理着超过30家剧院,仅在纽约百老汇就有9家适合上演音乐剧的大型剧院。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上实中心剧院将全套引进百老汇剧院管理理念,让上海观众在家门口与百老汇零距离接触。
此外,开发者还将剧院作为北外滩商业综合体的一部分,为人们带来餐饮、购物、休闲的“一体化”服务。联结周边的摩西会堂、犹太人故居、聂耳旧居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成为虹口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地标。
据悉,上实中心剧院(暂名)将坐落于东大名路公平路,北外滩89号地块。剧院选择了美国著名专业剧院设计事务所WRL韦斯莱的设计,建筑理念为“会发光的珍珠”:外立面采用通透玻璃幕墙加镂空铝板,当内部演出厅开启灯光,将呈现一颗明珠放置在水晶盒子中的观感。剧院将拥有2000个座位,同时配有排练厅等相应设施。为配合音乐剧在大型道具、布景方面的要求,剧院后台的辅助空间特别设置了两个可供大型集装箱车同时卸货的平台。
(耿小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