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生平业绩图片展开幕
为迎接建党95周年,2月21日,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广安市委、上海市虹口区委共同主办的《春天的故事——邓小平生平业绩图片展》在曲阳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幕。
此次展览的主题为“心系人民——你们生活得好,我就高兴”。主展“春天的故事——邓小平生平业绩图片展”以四川省广安市邓小平故居陈列馆《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展陈为蓝本,该展曾获得全国十大精品陈列特别奖。此次展出调整部分内容,增加邓小平与上海的内容,包括“走出广安”“戎马生涯”“艰辛探索”“非常岁月”“开创伟业”等5大板块,展期1个月。副展“改革开放以来的曲阳社区建设图片展”则展示了1983年2月21日,邓小平同志视察曲阳新村建设和群众生活后,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曲阳社区,给予社区建设以极大鼓励的故事。
区委书记吴清在欢迎辞中回顾了33年前邓小平同志来曲阳视察社区建设、走访群众家庭时留下的“你们生活得好,我就高兴”的谆谆嘱托。四川省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代表小平家乡人民,诚挚感谢虹口人民对邓小平同志的深情厚谊。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姜淑萍对两地合作举办邓小平同志生平业绩展表示祝贺。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徐建刚宣布《春天的故事——邓小平生平业绩图片展》开幕。
广安市委副书记肖友才,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唐雄兴代表广安市委,向虹口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可,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秘书处副处长郭继赠送邓小平坐像雕塑。邓小平故里管理局与中共四大纪念馆共同签署友好纪念场馆协议。
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高屹,四川省广安市委常委、秘书长杨利民,虹口区四套班子领导管维镛、杜炯、赵强、张强出席开幕式。 (耿小彦)
图片新闻
齐天大圣孙悟空戴上风镜、跨上摩托,与来来往往骑着电瓶车的市民相映成趣。在被誉为上海“最浪漫马路”的甜爱路上,主题为“又见爱”的涂鸦艺术墙近日升级,充满“猴元素”的作品把道路妆点得更为色彩斑斓。
去年,中外涂鸦艺术家在甜爱路进行的主题为“又见爱”的涂鸦创作,成为甜爱路一道新的甜蜜风景。年后,这道风景线以营造猴年氛围为主线进行了再创作,孙悟空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此次增加的十余幅涂鸦新作都极具特色,如一副作品在巨大的“猴年”二字中间嵌入孙悟空的头部特写,再配上似从耳朵里蹦出来的金箍棒,仿佛“大圣归来”,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观赏。 (文/摄 沈春琛)
虹口区召开2016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
3月9日,2016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区政府会议室召开。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可出席会议。
会议回顾了2015年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宣读了虹口区首批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名单,并进行授牌。林李公司、区政法委、区党史办负责人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
在过去的一年里,本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大宣传工作理念,牢牢把握工作重点,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持续推进改革创新,使得理论宣传工作继续加强、核心价值观“弘扬工程”初见成效、舆论引导工作有序有力、城区文明程度提升明显、“虹忆工程”进展顺利、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
刘可充分肯定了2015年本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就做好2016年工作提出要求:要充分认识和分析当前新环境、新变化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树立“供给侧改革意识”,强化“看齐意识”“补好短板”“弹好钢琴”,为虹口“十三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和文化条件。 (耿小彦)
区领导调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月24日,区委书记吴清赴区委宣传部调研,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可汇报了2015年本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2016年工作计划,各分管副部长和文化局负责人汇报了文化、文明城区创建、思想舆论等工作。
吴清对过去一年虹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要求。他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新闻宣传工作者要不断学习,锤炼党性、提高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采取多种形式,确保我们的新闻宣传来自群众、又能直达群众、触及人心。要具备时代意识,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导向作用,在组织方式、传播渠道等方面敢于创新,以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加大传播的力量,让不良舆论没有市场。要注重成效,善于抓住工作热点、拓宽展示渠道,提高传播的影响力,充分运用好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更多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要有严谨专业的精神,实实在在地传播党的声音和意识形态,纠正不良舆论。对社会关注的热点,要时刻保持高度重视,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听取不同声音,改进自身工作。
对于文化工作,吴清指出,虹口必须要把文化作为大事来抓,要以高度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传承好海派文化和进步文化。继续做好虹口记忆工程等工作,为历史留下宝贵的资源。 (曲姗姗)
海派文化中心建设运营专题会召开
2月16日,吴清书记召集区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听取海派文化中心建设方案和未来运营思想方案的汇报,协调绿化市容局将四大纪念馆(西馆)移交文化局的相关事宜。区领导徐彬、刘可、李国华参加会议。吴清书记主持会议并讲话。
就此次听取内容,吴清书记指出:一是海派文化中心在建设上要突出四个特点:有特色、有份量、有魅力、有权威;二是海派文化中心在运行中要体现三个特性:开放性、公益性、创新性;三是海派文化中心在运作上要达到三个标准:专业化、国际化、可持续性准市场化;四是海派文化中心要明确功能定位:逐步成为一个集交流展示舞台、互动体验中心、活动发布平台和创客聚居空间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场所。总之,要以“钉钉子的精神”将其打造成海派文化传承传播的旗舰店、孵化海派文化创意创造的基地。
区图书馆获国家文化部三大
惠民工程首批先进集体称号
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大背景下,虹口区图书馆搭上“数字化快车”,积极打造数字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等平台。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本地特色文化的资源“黏合加工”,通过平台向大众推送,实现了内容与内容、内容与技术的多层面兼容。因在上述方面的突出成绩,近日,区图书馆获得了国家文化部三大惠民工程工作首批先进集体称号。
据了解,文化部三大惠民工程旨在构建公益性数字文化服务体系,载体就是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和公共电子阅览室。“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积淀,凝聚精华无数,即使传播手段一变再变、一新再新,内容始终如一。”区图书馆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文化共享工程的“支中心”,多年来,区图书馆把文化经典内容作为“主流”,馆藏高清视频资源等作为“支流”,“灌溉”广大读者,不仅形成了针对中老年、青少年、外来务工者的专门服务项目,而且创造了广受欢迎的品牌服务,如“e厘米”公众信息素养培训项目。
自2012年开始探索推出“e厘米”项目,区图书馆细分中老年、青少年、外来务工者等群体,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定制培训服务。项目运行至今,已形成了“星期四课堂”“云课堂”“阳光课堂”等子品牌,内容涉及数字阅读、网络安全、手机APP使用等,让他们特别是老年人意识到“看似高大上的数字阅读,其实触手可及”,“这也是该项目取名为‘e厘米’的初衷,”这位负责人说道。
“e厘米”项目自推出以来热度始终不减。“星期四课堂”的席位“一座难求”;少年儿童的课堂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机和“贝贝国学”“冰国英语”等一手数字资源,成为社区教育的优选去处;与上海新华数字院线合作,图书馆在三楼剧场每月定期播放国产高清数字电影,
“周恩来与上海”资深专家论坛举行
3月4日,由市党史学会、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和中共四大纪念馆联合举办的“周恩来与上海”资深专家论坛在中共四大纪念馆举行。上海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刘苏闽少将等近30位党史专家出席。
会上,六位专家围绕“周恩来与虹口”“周恩来的外交策略”等主题作了发言,系统回顾了周恩来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事业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并深入诠释了他在各个历史阶段为党、为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
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也是周恩来同志逝世40周年、诞辰118周年。回顾周恩来在上海、虹口的政治活动和军事斗争,缅怀一代伟人的历史功勋和精神风采,对于深化党史研究、传播红色文化、弘扬优良传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党的诞生地上海和被誉为“进步文化策源地”的虹口,是周恩来革命生涯中的重要节点,1925年周恩来以旅欧支部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在上海虹口召开的中共四大,此后又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为中国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建立了卓越功勋。 (钱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