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虹口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联合打造的“海上听潮”公共论坛“文明风潮”专场日前在嘉兴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举行。论坛邀请了复旦大学教授李天纲、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副校长陈明青,中共四大纪念馆党支部副书记、宣教部主任丁晓,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天虹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懿静,与社区居民共同就追溯虹口文明历史,弘扬当代文明风尚进行探讨。 当前虹口正在全力打造“上海北外滩、都市新标杆”,全力推进“文化三地”三年行动计划,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不同身份的虹口人或虹口奋斗者,在各自岗位上、各自工作中,展现出了不同立面的虹口文明气质。论坛中,大家就如何理解虹口的文明风潮,都有哪些好的做法进行了分享。 △复旦大学教授 李天纲 新的生活就会有新的生活方式,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优良的传统文化要传承,文明风尚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虹口这样的一个有历史底蕴的地方,有这么多人在这里留下他们那个时代的新文明新风尚,也希望今天的虹口人接过这样一个历史文脉,把它走得更长远,更悠久,也更有引领性。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副校长 陈明青 我们的学生经常会参加垃圾分类新时尚的宣传活动,包括在科创节上展示低碳环保小发明等成果,这些都是课堂之外的活动,却给孩子们带来很大的改变。要让虹口的文化传承下去,只是把他们关在课堂里听是不够的,要让他们出去走一走,打开视野,提升他们开放、包容、创新的这种特质,才能不断延续虹口的这种传承。 △中共四大纪念馆党支部副书记、宣教部主任 丁晓 中共四大纪念馆有一支光荣的志愿者队伍——“力量之源”志愿服务总队,“力量”来自党的坚强领导,“源头”来自于人民,总队的名称来源于此。我们各条线的志愿者分队包括老中青三代人,其中,有来自区内8个街道的退休职工所组成的誓词教育志愿服务队、有一支被中宣部评为“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的东航“凌燕”青年讲师团、有来自虹口消防救援站的“火焰蓝”,还有一支平均年龄不超过14岁的“小红花”志愿讲解服务队,今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上海解放75周年,75位新晋“小红花”诞生。这些志愿者非常优秀,无论严寒酷暑,都风雨无阻前来志愿服务,大家都通过志愿服务,在公共场馆里不断塑造文明新风。 △嘉兴路街道天虹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刘懿静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调研时强调“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5年来,我们嘉兴街道做了很多探索,也体现了我们虹口人敢为人先,勇做生态文明建设先行者的一种气质。在给居民提供的服务活动当中,我们将文明建设与低碳生活结合,开展邻里茶会、低碳健康生活节,构建邻里友好的关系。引导居民做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 论坛对话中,上海市文明单位、文明家庭代表也就如何养成家庭文明新风进行了分享。
本期“海上听潮、文明风潮”
将于8月9日
12:00
在上海新闻广播《市民与社会》播出
欢迎届时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