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在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
一群“家长”带着熊宝宝来看病
这是怎么回事?
“医生,它病了,我带它看病,要挂个号。”位于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楼的挂号窗口前,一位“小小家长”正带着熊宝宝挂号。
“小小家长”给小熊挂号
完成挂号后,“小小家长”又带着小熊先后来到全科诊室、检验科等区域,让医生为它看诊、抽血化验……沉浸式体验了就诊全过程。
“小小医生”为熊宝宝听诊
“这是我们专为特殊儿童设计的‘医教结合’特色课程,通过情景模拟就诊全过程,让孩子们不仅学会如何面对疾病,也能接触到一些医疗设施和设备,以此减轻他们对医院的恐惧情绪。”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康复基地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小小医生”体验急救操作
除了情景模拟就诊流程,活动当天,16位特殊儿童还变身“小小医生”,跟着中心住院医师学起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及伤口紧急处置方法等急救知识,还在医生和志愿者配合下,真实体验了一次“急救演练”操作。
“今天的活动安排得很用心,我们挺感动的。”缪女士(化名)的孩子在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多年,认知、语言等各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参加这样的活动,也能让孩子接触到其他小朋友。以前我们家孩子是有一些社交恐惧的,害怕与人接触,在这里上了几年课,现在这方面也好多了。”
儿童康复治疗师在日常康复训练中
据了解,为了让残障儿童就近获得规范专业的康复指导及服务,2016年11月,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康复科合作成立儿童康复基地。近8年来,康复基地通过与共建单位合作打造“医教结合”特色课程,不断丰富康复内容,为特殊儿童提供综合性康复服务。
“打造特色课程,是为了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健康发展的教育体系,帮助这些特殊儿童建立自信心、增强秩序感、鼓励独立性,通过激发他们的潜力,让他们可以更好地融入和回归社会。”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康复基地负责人表示,今后,中心还将继续举办儿童康复系列活动,为特殊儿童提供一个建立社交技能、树立健康保护意识的有效平台。